人工智能头部公司多完成C/D轮融资,商业化变现更加迫切

来源:互联网 作者:chen bao jian 时间:2019-03-22 11:38

人工智能 融资 商业化

  (一)马太效应显现,资本逐渐向行业头部公司集中

  人工智能融资总额加速上升,单笔融资额大大提升。2017年下半年以来,随着国内金融行业去杠杆、防风险的各项政策推动,VC迎来资本“寒冬”。但是人工智能融资总额仍在快速上升,根据亿欧智库的数据,中国AI领域2018年上半年的融资额已经超过2017年全年,单笔融资金额大幅提升。



  资本逐渐向行业头部公司集中。2018年5月,优必选完成腾讯领投的 8.2亿美元的C轮融资,以50亿美元问鼎全球估值最高的AI创企。6月,商汤科技宣布完成C+轮6.2亿美元融资,估值45亿美金;3个月之后,商汤科技获得软银10亿美元融资,估值达到60亿美金,打破优必选的记录。此外,依图科技和云从科技也在2018年先后获得新一轮融资。

  人工智能投资轮次向中后期转移。随着人工智能市场板块的逐渐成熟,种子轮/天使轮投资占比逐渐降低,说明资本更愿意投资有团队技术有积累、有应用落地场景、市场开拓能力的项目,这也预示着人工智能领域的项目成长在逐渐加速。

  综合来看,虽然人工智能领域的资本投资仍在快速积累,但实际上被相对集中地投放到了中后期的AI项目中,而早期项目关注度明显降低。同时,一些面临资金短缺和落地场景局限的小型AI创业公司,成长前景可能面临一定压力。

  (二)细分领域的头部公司融资进入中后期,商业化探索成效逐渐显现

  在人脸识别、智能语音等细分领域,头部公司融资大多进入中后期,商业化探索成效逐渐显现。以人脸识别为例,商汤科技、旷世科技、依图科技等头部公司都已经完成C/D轮融资,也意味着资本比较看好这些公司未来落地能力,因为D轮以后便到了拼营收的阶段。同时,这些公司的商业化探索成效也逐渐显现,根据《AI商业周刊》报道,商汤已经对外宣布2017年全面实现盈利,2018年业务落地更加迅猛,旷视和云从也有大体量的订单收入。

  商汤科技:商汤科技独创“1(基础研究)+1(产品及解决方案)+X(行业)”的商业模式,商汤科技的市场占有率在多个垂直领域保持领先,涵盖智慧城市、智能手机、互动娱乐及广告、汽车、金融、零售、教育、地产等多个行业。目前,商汤科技已与国内外700多家世界知名的公司和机构建立合作,包括美国麻省理工学院、高通、英伟达、本田、阿里巴巴、苏宁、中国移动、银联、万达、华为、小米、OPPO、vivo、微博等。

  旷视科技:2019年1月,旷视科技正式宣告完成从“Face++旷视”到“Megvii旷视”的升级,并重点呈现了在技术与场景两大方面的升级战略。在技术方面,旷视科技核心技术上从人脸识别平台Face++升级为系统化AI算法引擎Brain++,拉通从数据到部署的算法全要素、全流程生产。场景方面,旷视科技从城市管理、物流、零售、地产、手机、金融等垂直场景升级为以城市传感器为核心的城市大脑、以手机为核心的个人生活大脑与以智能制造、智能物流、智能零售为核心的供应链大脑三大IoT场景业务群。



本文为华强电子网原创,版权所有,转载需注明出处

关注电子行业精彩资讯,关注华强资讯官方微信,精华内容抢鲜读,还有机会获赠全年杂志

关注方法:添加好友→搜索“华强微电子”→关注

或微信“扫一扫”二维码

资讯排行榜

  • 每日排行
  • 每周排行
  • 每月排行

华强资讯微信号

关注方法:
· 使用微信扫一扫二维码
· 搜索微信号:华强微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