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IC设计厂进入AI的三大难题
触控IC设计厂义隆董事长叶仪皓今(7)日参加信息工业策进会(MIC)举办的人工智能(AI)产业发展分析论坛,会中就IC设计公司进入AI的挑战与机会指出,人才、效益及数据搜集是3大问题,而边缘计算、物联网领域则是台湾的优势。
就台湾IC设计公司在AI产业的发展机会,叶仪皓点名边缘计算、物联网领域。他认为台湾从半导体制程到封测、IP、设计服务,均拥有完整且成熟的供应链,加上有健保、大量机车等特殊情境,拥有足够大数据数据库,是非常有潜力的。
不过,叶仪皓指出,发展AI最大挑战在于芯片开发费用高昂,他举例,开发一次28纳米芯片需要花费逾3亿元新台币,16纳米需要4亿多新台币,7纳米则需要7亿多新台币,“如果一次没做好,3亿新台币就飞了。”
此外,叶仪皓认为,台湾还有缺乏AI计算人才、大数据搜集受个人信息法限制2大难题,他呼吁单位应调整对公共建设仅停留在硬件的采购思维,多关注新兴软件应用。同时,他也向年轻学子勉励,AI是未来一大关键趋势,台湾其实有优秀的AI相关学校,如台湾人工智能学校、交通大学AI学院等,相信对年轻人而言是非常有前景的项目。
论坛中,信息安全科技研究所所长毛敬豪则表示,随5G、物联网等新兴应用崛起,信息安全问题也逐渐受市场重视,去年全球信息安全市场为1142亿美元,预估2022年可至1582亿美元,成长力道强劲。
然而,据研调机构IC Insights指出,今年全球资安新创公司数量创5年来新低,显示新创公司无法满足客户差异化的需求,难以取得资金。
毛敬豪则认为,其实从信息安全技术、产品、服务、平台到消费端,全球均有布局许久的厂商,而产业目前最大问题是没有垂直整合,端与端之间串联不够,导致供应与需求间有断层,产业尚未形成一个明确的生态系。他建议,除专注内部研发外,业者也应向外寻求合作伙伴,才能形塑出较完整的产业生态圈。
关注电子行业精彩资讯,关注华强资讯官方微信,精华内容抢鲜读,还有机会获赠全年杂志
关注方法:添加好友→搜索“华强微电子”→关注
或微信“扫一扫”二维码
- •掌握拓扑选择:优化电池供电设备设计2025-05-23
- •大联大连续荣登2025年度中国品牌价值500强,品牌影响力再攀新高2025-05-23
- •Melexis的MLX90427更安全,更可靠,性能更高且成本更低2025-05-23
- •思特威推出4MP智能安防应用图像传感器升级新品SC4336H2025-05-23
- •大联大友尚集团推出基于NXP和onsemi产品的汽车驾驶员监控系统方案2025-05-22
- •艾迈斯欧司朗进一步优化红外激光产品 满足极高要求3D传感应用需求2025-05-22
- •COMPUTEX 2025 | 广和通率先发布基于MediaTek T930 平台的5G模组FG3902025-05-22
- •行业应用丨解析高端MLCC如何让AI赋能迭代后机器人“纵享丝滑”2025-05-21
- •东芝推出采用DFN8×8封装的新型650V第3代SiC MOSFET2025-05-21
- •DigiKey 提供数字技术平台,推动亚太地区教育和创新发展2025-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