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业已然成熟 今后又该怎样?

来源: 作者: 时间:2008-07-16 17:38

     日前在迪拜举行的一个国际电子论坛的座谈上,大家将焦点集中于集成电路产业不尽如人意的现状和合并问题,让人感到震惊的是与会人士对未来的乐观态度,而他们的结论不过是引人入胜的马后炮而已。
    
     事实上,行业正面临着诸多问题:增长趋缓、先进CMOS工艺大众化、同质化严重等等,以上种种导致业界并购动作频频,而且这种情况还将加剧。
    
      恩智浦半导体公司执行副总裁Theo Claasen认为目前的450家IC企业应该会缩减为50家,“50家IC企业还是绰绰有余”。如果说Claasen的言论令人吃惊,那么座谈会上Ray Bingham的见解就彻底让人目瞪口呆了。Ray Bingham现任基金公司General Atlantic的董事总经理,以前曾任职于Cadance公司。他认为集成电路产业应当走EDA行业的发展之路,即领头企业吞并带有创新技术的小型企业,而“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节约研发成本的方式。”所以EDA行业一直按照这个模式发展。如果IC果真如Ray Bingham所言,走整合之路,将来又会是怎样一番情景呢?
    
      考虑到Bingham的背景,他的观点不应该被赞同,可不管怎么样他的说法在某种程度上与之前Claasen的看法共通。最近恩智浦并购科胜讯机顶盒业务的用意之一就在于整合资源。尽管收购销售额为2亿的科胜讯机顶盒业务耗费了恩智浦3亿美元,但恩智浦方面认为,“现在的研发力量将足以满足市场需求。”
    
      恩智浦的并购案例是题外话,座谈会本身探讨的话题是:具有聪慧头脑、创新意识的企业领导者、行业观察家和分析师们该如何找到走出艰难现状的方向?这取决于经济,在于股票投资者,还有困难重重的22纳米工艺和450毫米晶圆,以及其他不断涌现的问题。
    
      IC业已经成熟,那又怎样?它早晚会步入成熟期。问题是集成电路的发展永远不会止步,永远不能追赶上人类的欲望,因为我们在不断地创新、演进。集成电路确实是创新思维的巨大成果,但是这仅仅是一个方面,一个误导设计者的障眼法。一位记者Paul Dempsey曾经透彻地分析道,投资者简单地将这个产业理解为集成电路,忽视了抽身离开行业所带来的负面问题。IC行业不仅仅是IC,还包括运行于其上的软件以及系统设计。
    
      这是很好的总结,但还只是表面现象。IC产业的根本问题是缺乏超越自身发展现状的预见能力。技术革新的下一步是多学科融合。我们知道如何制造IC以及设计软件(虽然后者仍需很多努力),但应如何融合多学科,例如电子、生物、化学,系统设计有机电路以供医疗乃至更尖端的要求高超计算能力的应用?这是革新的方向之一。另一位演讲嘉宾Corning公司副总裁Waguih Ishak在关于光电子|激光器件的演讲中总结道,光子学、电子学和遗传学的融合研究将是下一代技术革新最激动人心的推动力。
    
      不管怎样,有一点是公认的,那就是在未来技术革新的新时代,如果设计者只是单纯地关注IC是走不远的。死抱着IC为王的人将自食其果,撞到头破血流仍不知原因何在。人可以找医生立刻治疗,但是IC行业不是这样。一切都需要时间重新审视,再度摸索奋斗,以选择一个理想的跨学科组合方案以达到技术的新高峰。然后,再度寻找新的高度继续攀登,不断超越自我。或许,这就是成长必经的道路。
    
    

相关文章

资讯排行榜

  • 每日排行
  • 每周排行
  • 每月排行

华强资讯微信号

关注方法:
· 使用微信扫一扫二维码
· 搜索微信号:华强微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