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慕廉:英特尔将大脑搬到中国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 时间:2006-12-04 07:11
三线品牌———新蓝电脑———贵州地区的代理商陈先生还发现,今年初以来,每当新蓝推出新款PC时,都能看到英特尔亚太区联合总裁杨旭和中国区总裁赖一龙的身影。“在以前,这不可想象。”他说。
站在前台,不断擦拭汗水的英特尔全球副总裁萧慕廉兴奋地宣布:英特尔将把大脑(一部分)———渠道平台事业部(CPG)———设在中国。
8月1日,英特尔在炎热的上海向全球发布了这一消息,这是英特尔首次将五大事业部之一迁往美国以外的地区。同时,该公司还宣布在上海建立产品定义中心(PDC),专门面向亚太尤其是中国与东南亚地区的新兴市场定义和设计创新解决方案。
与上海产品定义中心同时宣布成立的还有印度班加罗尔、埃及开罗、巴西圣保罗三大产品定义中心。今后此四大中心统归英特尔渠道平台事业部,分别为南亚、中东、非洲及东亚提供服务。
业内人士称,今后全球各地的电脑厂商将会明显发现,与英特尔合作时,要谈的内容越来越多,谈判时间将越来越长。
清华同方产品事业部总经理邹勇说,四月份与英特尔(中国)渠道事业部相关负责人洪力商谈合作推出流媒体电脑时,已感觉到这种变化。他说,当时双方从英特尔如何配合同方开发软件、硬件,一路谈到了如何一起市场推广,“而以前我们主要谈采购量和价格,而不会涉及太多其他内容。”
联想中国华中片区总经理张贵生、方正电脑副总裁曾文丽等PC厂商相关负责人也深有同感,而三线品牌———新蓝电脑———贵州地区的代理商陈先生还发现,今年初以来,每当新蓝推出新款PC时,都能看到英特尔亚太区联合总裁杨旭和中国区总裁赖一龙的身影。“在以前,这不可想象。”他说。
“这一变化源于英特尔2005年初开始实施的平台策略,实施平台策略后,英特尔将与OEM厂商一道了解市场需户,帮助OEM厂商进行软、硬件系统的开发、集成,一起进行本地化开发与推广。”同时兼任渠道事业部总经理的萧慕廉如是解释。
“我们将渠道平台事业部总部设在上海,因为中国将可能在3年内超过美国成全球最大的PC消费大国。”萧慕廉说,他预计,“全球现在有10亿电脑使用者,很快将增长到20亿,在新增的10亿用户中至少有5亿来自中国。
将运营搬到中国
《21世纪》:CPG总部是英特尔五个事业部之一,而上海距离整个英特尔的大脑至少有1万公里,为什么要将其中一部分搬到上海?
萧慕廉:上海与加州的英特尔总部确有1万公里,之所以做出这种选择,是基于两方面的考虑。一是保证CPG的决策能够扩大英特尔的技术能力;二是希望CPG的决策在市场前沿做出,而中国正是这样的市场前沿。在中国设立CPG总部及产品定义中心,避免了把所有的决策都放在美国。
英特尔认为,把决策放在市场行为发生的主要地方,是在信息充分的条件下做出的决策,这有利于做出更符合市场需求。将CPG总部设在中国并设立中国平台定义中心,就能为中国用户提供量身定制的产品与服务。因为世界各地的市场对产品要求是不一样的,特别是新兴市场与成熟市场的需求是不同的。
《21世纪》:英特尔将CPG总部设在中国,是不是意味着英特尔在中国的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
萧慕廉:确实是这样。英特尔在中国的发展经历了下面几个阶段:市场销售,到制造(在中国设立工厂),到技术研发(分别在北京、上海设立研发中心,进行本地化的开发与业务)。CPG将总部设在中国,标志着英特尔将自己的业务运营搬到了中国,而英特尔此前的业务运营均在美国进行。
《21世纪》:第三个阶段的具体操作有哪些不一样?
萧慕廉:首先,我个人作为渠道平台事业部总经理,我与我的同事将有一半的时间在上海作,其余的时间放在世界各地。在渠道平台事业部,全球资源都将配合中国的团队进行工作,而以前是中国资源配合全球资源工作。
我们的工作不再是简单的销售,而是将致力于新产品的研发,新市场的开拓。英特尔渠道事业部拥有世界一流的团队,能够更便捷地对中国这个最大的新兴市场进行把握。
《21世纪》:平台定义中心如何运作?为什么选择印度、埃及、巴西、上海、而不是其他地方?
萧慕廉:在英特尔全球市场,如以国别来看,美国是第一大市场,中国是第二大市场。但中国是全球增长最快的市场,未来三到五年内,中国会成为英特尔全球最大的IT市场。把渠道平台事业部迁中国,就是顺应了这种市场发展的需求。中国很重要,中国是全球创新与创意的来源,这是英特尔把产品定义中心设在上海的原因。除此之外,中国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在资本运营方面,在训练有素的人员培养方面也拥有独到的资源优势。
我们的另外的三个平台定义中心,分别设在印度班加罗尔、巴西圣保罗、埃及开罗。这几个地区也是英特尔很重要的市场,尽管其绝对数量无法和中国相比,英特尔也将重视在这些地方的投资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