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DRAM四天王产能角力赛

来源: 作者: 时间:2007-04-17 15:06

    

       2004年DRAM景气畅旺时,台湾DRAM产业尝到了投资12寸晶圆厂所带来的成本效益及丰厚的获利,厂商对12寸晶圆厂的投资更趋积极。除了竹科之外,伴随中科的设立,缓解厂商建厂土地不足的问题,中科迅速成为台湾DRAM产业12寸晶圆厂新兴的群聚地。展望未来二年,DRAM产业将成为台湾IC制造业资本支出的最大来源。
       2008年底台湾DRAM产业量产的12寸晶圆厂将达到14座,以晶圆面积的角度看,12寸晶圆是8寸晶圆的2.25倍,亦即届时台湾的DRAM产业将拥有32座约当8寸晶圆厂的产能规模。而台湾12寸晶圆厂产能在2006年也已影响了全球DRAM产业版图的变动。
       12寸厂产能开出
       独立发展的南韩Samsung及美国Micron市场占有率纷纷下滑,预估在2006年全年DRAM市场占有率方面,Samsung将从2005年的32.1%,降为2006年的28.7%。2005年排名第三大的Micron,亦将从2005年的15.5%,降为2006年的10.8%。而与台湾厂商产能合作密切的德国Qimonda及日本Elpida,市场占有率则纷纷上扬。
       从2005年第一季开始追踪全球主要DRAM厂商的销售市场占有率,可以明显看出产业版图消长的情形。2005年第一季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的Samsung及排名第二的Micron是这一波变动中下滑最多的厂商。
       Samsung从2005年第一季的33.1%降至2006年第三季的27.2%,减少5.9个百分点,但在第四季则开始回拨部分NAND Flash的产能来巩固DRAM市场占有率,使得市场占有率明显回升至29.1%。Micron则从2005年第一季的16.5%降至2006年第四季的8.6%,减少近8个百分点。
       同一时期Qimonda及Elpida的单季市场占有率则大幅上扬,Qimonda从2005年第一季的11.6%,扬升至2006年第四季的14.1%。Elpida则从2005年第一季的6.7%,扬升至2006年第四季的11.0%。这两家厂商分别受益于台湾Inotera及Powerchip的12寸晶圆厂产能大幅开出。
       整并可能增加
       值得注意的是,位居全球DRAM及NAND Flash前三大的南韩Samsung及Hynix在第四季回拨NAND Flash的产能支援DRAM的出货,DRAM较佳的价格走势虽是原因,但巩固DRAM市场占有率的意味则相当的浓厚。
       Hynix更受惠于台湾的茂德中科12寸晶圆厂产能的快速拉升,及大陆无锡与STM合资的12寸晶圆厂进入量产的产能挹注。直接冲击因华亚科技一厂扩产完毕,二厂新产能衔接不及的Qimonda与南亚科技第四季的出货表现。
       全球DRAM产业从12寸晶圆厂产能的角度而言,已清楚形塑出四大势力分庭抗礼的局面。美国的Micron在缺乏台湾DRAM产业12寸晶圆厂产能支援,自身新增的12寸晶圆厂产能又不若其他竞争对手来得积极的情形之下,在其8寸晶圆厂量产DRAM的效益受到12寸晶圆厂压缩的情形下,被迫逐渐淡出量产行列的趋势将持续。Hynix近年来掌握产业局势,巧妙运用策略借助外力再一次将自己的市场影响力稳住。Hynix不仅在NAND Flash产业大有进展,也稳住DRAM产业的市场占有率,使得近年来的财务状况日趋良好,后续的发展值得台湾厂商留意。
       展望2009年,随着12寸晶圆厂替代8寸晶圆厂接近尾声、微软Vista带动DRAM需求的效应淡化、北京奥运会所引发的电子产品需求效应结束,伴随而来DRAM产业景气趋缓,供需问题浮现,台湾DRAM厂商与技术母厂之间关系定位的问题等,都将使得产业发生整并的可能性增加。台湾DRAM产业应持续拉高12寸晶圆厂产能及建立自主技术实力,将有助于取得较佳的谈判地位及扩大市场影响力。

相关文章

资讯排行榜

  • 每日排行
  • 每周排行
  • 每月排行

华强资讯微信号

关注方法:
· 使用微信扫一扫二维码
· 搜索微信号:华强微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