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质化竞争让CRT走上末路
来源:IT时代周刊 作者: 时间:2004-03-24 18:25
(华强电子世界网讯) 前不久,小有名气的创格思维公司一夜之间人去楼空,曾经风光一时的雅美达品牌也随之成为阴极射线管(CRT)显示器市场上的过去时。或许,雅美达的黯然逝去只是显示器市场过度竞争的一个牺牲品。
在过去的一年中,已经有无数曾经为人们所熟知的中小品牌纷纷淡出市场。
诚然,“优胜劣汰”的市场规律是勿庸质疑的,但是我们也不能回避竞争方式单一所造成的恶果。在感受到竞争结果残酷的同时,我们还应该对竞争的方式多几分思考。
那些惨死于CRT显示器市场的“小鱼”们,就是这个市场同质化竞争的“刀下鬼”。据赛迪顾问最新研究报告表明,中国CRT显示器市场在2003年达到了1087.3万台,然而市场增长率却跌至个位数。尽管整个市场规模在未来一到两年内仍会有增长,但增长的空间已经非常有限。
CRT市场技术创新匮乏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小的不说,一直占据显示器市场前三甲的LG、三星、飞利浦等大牌公司在技术上也没有太大的区别,市场表现也少有亮点。除了LG提出的“方管”概念吸引了不少眼球之外,飞利浦和三星在亮度、款式上拼争得你死我活,没有什么效果。这种竞争对于中小厂商来说无异于一场灾难。在市场的成长期,技术在完善过程中,消费者也在不断接受市场教育,中小厂商可以找到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当市场进入成熟阶段后,技术日渐成熟,竞争也更加激烈,整个市场的利润空间也相对减少。在这种状况下,中小企业因为缺乏资金和技术的有力支撑,无法与大厂商抗衡,折戟沉沙的结局就在所难免了。
如果说,中小企业是因为缺乏实力而走上死路的话,那么大企业也会因为缺乏创新而陷入绝境。对于CRT显示器市场的3大巨头来说,市场形态转变的意义较为复杂,在中小品牌逐渐淡出之后,腾出的市场份额也够他们赚上一阵子。但是,如果仅仅在同一个技术层面上拼价格的话,意味着整体利润在下降,就像前几年的彩电市场一样。当然,这对消费者来说是有利的,但是对整个CRT显示器市场却是不利的,如果不能从技术上革新,打破同质化瓶颈的话,最后出局的就将不只是小公司。
在液晶技术和等离子技术越来越成熟的时代,如果CRT不能利用自身成本低的优势在技术上有所突破的话,她走出历史舞台的说法就不是危言耸听。
下一篇:高通向UT斯达康颁专利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