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尔 VS 德仪:芯片整合的马拉松
来源:通信世界 作者: 时间:2004-07-22 17:18
(华强电子世界网讯) 在2003年,DSP(数字信号处理器)芯片产品的需求量飙升了至少28%,达到62亿美元;到2006年,这个数字将变为96亿。相形之下,Intel的主要产品个人电脑芯片就要逊色许多--根据IDC的统计数据,个人电脑芯片产品的增长幅度仅为14.5%。对此,Intel的选择是通过芯片整合来进军无线通信领域。然而,在这场来势汹汹的芯片整合之战里,Intel遭遇了空前强大的竞争对手TI(德州仪器)。于是,这注定了将是一场艰苦卓绝的马拉松。
产业的繁荣总会带来更加激烈的竞争,这一次也不例外。
正如美国《商业周刊》所评论,"Intel的野心已经不仅仅局限在个人电脑处理器领域。Intel CEO克雷格·贝瑞特的战略目标现在已经不再是秘密:计划利用公司的芯片优势将世界范围内所有的电子产品收归囊中。这个想法与德州仪器不谋而合。"
两大巨头的选择当然是深思熟虑的结果。
近年来,无线通信市场的发展可谓一日千里,今天,通过一部小巧的手机来完成台式机上的全部工作--办公应用、高速网上冲浪、播放音乐、收发电子邮件、召开视讯会议、下载和欣赏高质量照片、玩游戏--已不再是遥远的梦想,而能够随时随地实现。2.5G和3G带来了从单纯话音向话音+数据功能的演变,带来了向Java手机和更丰富移动应用基础的快速移植,带来了手机、家电和电脑的相互融合。在Intel看来,手机的智能化趋势更为Intel所称霸的PC芯片打开了一个通往手机领域的入口。
因此,Intel反复强调,芯片集成是推动计算与通信设备融合的关键。芯片集成在手机发展过程中将继续扮演重要角色,随着越来越多的多媒体移动应用的推出,融合了计算与通信功能的设备将会得到普及。
这种看法并非Intel的专利,德州仪器无线终端事务的负责人Bill Krenik也在一次发言中表示,传统的无线频率芯片占据了手机电路板太多空间,从而限制了其它功能的拓展,将多种功能集成于一个芯片才是未来的发展趋势。TI今年的目标就是将应用于WiFi网络和WCDMA网络的芯片进行合并,对于TI来说,这不过是第一步,让TI充满自信的是,这样做还可以有效缩减生产成本,从而带来产品的降价和普及。
一夜之间,手机和其它以无线技术为基础的电子消费品市场成为Intel和德州仪器同时看中的蛋糕。区别在于,Intel是一个进攻者,而TI则是防守者。
事实上,早在2003年初,Intel公司就推出了一款代码为"PXA800F"的新型移动电话芯片,该芯片能够将数据处理、闪存和通信功能集成在一起,使用户轻松地实现诸如视频会议、在线游戏等无线互联网应用功能,Intel在下半年将这款芯片推向了市场。这款新型移动电话芯片的问世引起了业界对TI的一阵忧虑,普遍的看法是,这是Intel向TI的一次挑衅。TI的回答则胸有成竹镇定自若--TI早已研发出了类似的集成无线芯片OMAP,并已将其应用在了智能电话以及PDA设备中,OMAP芯片同样集成了数字信号处理器、SDRAM内存以及微处理器,在功能上比Intel的产品毫不逊色。同时,TI还计划将无线电频率和模拟设备组件集成在这款芯片当中,使它的功能更为强大。TI的移动芯片部门负责人Mutricy信心十足地表示,"我们远在Intel公司之前。"
不过,无论TI如何表态,一个既定的事实就是,Intel已经不满足于其仅仅在电脑领域的垄断地位,从而开始了手机芯片领域的掘金之旅。Intel和TI的战略是相似的,从自身占绝对优势的领域进行扩展,在产品中进行若干功能的集成。"PXA800F"和"OMAP"之争仅仅是个开始。正如市场分析人士所指出的,Intel杀入手机芯片市场无疑将大大刺激这一领域的发展速度,TI和其它生产商要想保持竞争优势就必须快马加鞭,推进芯片的升级换代。
在接下来的一年里,Intel更是咄咄逼人。
2004年1月,Intel发布了一款针对竞争对手德州仪器DLP(数字轻型芯片)的产品,DLP是TI在去年最后一个季度的主要利润来源之一,其自身销量涨幅高达50%。在2004年2月,Intel推出另一款针对德州仪器的芯片产品--一种主攻通信功能手提设备的芯片产品。4月12日,Intel发布了自己新一代的移动电话芯片,矛头直指TI的应用程序处理器。
对于Intel的强劲攻势,TI自然不会等闲视之。
尽管声称满不在乎,尽管看似不动声色,TI还是加快了产品的研发速度和市场推广进度。前不久,TI推出了代号为WANDA的PDA芯片,这款产品整合了三种基础性网络技术,支持GSM和GPRS两种系统,并集成了WiFi接入功能和蓝牙技术,被TI宣称为目前市场上整合功能最强的PDA芯片集。今年以来,TI更在通信类产品方面不断推陈出新,支持DSL、因特网、电视点播等时下流行的无线服务。年初,TI又宣布,将在年底之前发布数字无线技术,把移动电话的各项功能整合在单一数字芯片上。
而TI的新任总裁理查德·谭普顿更在字里行间和Intel针锋相对,"过去的10~15年是Intel的,那是属于个人电脑的年代;而在未来的10~15年,通信与娱乐领域将有更加巨大的需求,为此,我们已经积累了20年,在这两个领域,TI将没有对手。"
到目前为止,这场芯片整合之战尚未成硝烟弥漫之势,这是因为通信产业还没能完全感觉到战争的来势凶猛。多年来,由于所涉及领域很少重叠,Intel和TI基本相安无事,尽管在PC领域称霸多年,Intel在TI所主辖的手机芯片市场的份额却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然而,当两个巨头开始摩拳擦掌地谋划其芯片产品在不同领域的扩张与整合,一场激烈而鲜明的角逐呼之欲出了。
并且,双方都认为,在这场角逐里,只能有一个胜出的王者。
王者之战,胜负不在一朝一夕,笑到最后的才是英雄。
所以,接下来,一场百米冲刺将要升级为马拉松长跑,产品的研发和推广进度将退居其次,品牌、信誉和专业实力才是制胜的关键。
在这里,Intel的劣势和TI的优势同样显而易见。
品牌知名度和信誉方面,Intel和TI旗鼓相当。但是,Intel在去年的闪存事件中因涨价而给许多手机制造商留下了心理阴影,对自己来之不易的信誉有一定的损伤;此外,竞争对手AMD在产品性能上的步步紧追也给Intel的首选品质及领袖地位造成了威胁。退一步来说,即便不考虑这些因素,TI在无线通信芯片领域的20年丰富经验也显然更加值得信赖。
从现有市场规模来看,Intel的新型芯片在手机市场中所占比例甚为有限,2004年预计的手机出货量大约是5.7亿台,而其中只有大约1000万台整合了WCDMA的新技术。在兼容性、电池寿命和价格上,这种新型手机都被认为存在着一定的缺陷,难以在市场上有所突破。相比之下,TI与手机制造商的亲密关系则是其最好的武器,手机领袖诺基亚与TI的默契是在长期的合作中缔结而成的,TI为诺基亚所提供的软件和芯片都是量身定制的,需要几个月甚至一年以上的研发时间,这让诺基亚几乎不可能去考虑重新选择合作伙伴。
正是基于这些原因,分析家认为,在最近两年当中Intel并不能在LCOS方面取得明显的利润。而在三至四年当中也不会取得高于10%的市场分额。
不过,精明的Intel当然不会选择去打一场完全没有把握的仗。让我们看看挑战者的后发优势在哪里。
最近,Intel推出了代号为Bulverde的PXA270系列处理器,以及Intel 2700G多媒体芯片。采用PXA270芯片的产品已经上市,而同时采用PXA270及270G芯片的产品则会在秋季推出。Intel无线行销经理David Rogers表示,这两款芯片的设计从一开始就与手机厂商合作,其突出的重点是效能/省电性、多媒体播放和安全。在电脑和无线不断融合的趋势下,后发者往往具有更尖锐的眼光,这是因为他们在研发过程中和市场上都更容易首先遭遇挫折。看起来,Intel已经找到了现有芯片整合产品的不足和恰如其分的切入点。
在7月1日比尔·盖茨的来华宣讲中,微软的下一步无线战略被表述为"有芯片的地方就有嵌入式操作系统"。作为微软最亲密的合作伙伴,Intel的大名则不止一次被提及,如果能够将操作系统和芯片整合进行有效结合,WINTEL联盟在无线领域再度演绎一次神话也并非无稽之谈。
在芯片制造行业,Intel正在凭借不可低估的实力和超乎寻常的耐心慢慢寻找机会。今年3月,Intel同意为Sprint无线服务提供市场以及销售的帮助--比如,通过Sprint的网络,Intel的笔记本电脑可以连接上网。假以时日,这种合作或许就会出现在手机领域。
所以,能够证明一切的不仅仅是时间,任何神话都源于有理有据的现实。在Intel的芯片整合梦想成为现实之前,谁也无法准确预知这场马拉松之役的结果,而我们有足够的理由去支持挑战者的野心,或者防守者的反击,毕竟,任何竞争都能够促进产业的繁荣,过去的几年里,家用电脑的普及就是一个极好的例子。
电话:0755-83687741 E-mail:hfq2001#hqe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