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亿商机在前 PMP缘何难成市场主流?

来源:华强电子世界网 作者: 时间:2005-08-10 16:56

     (华强电子世界网独家报道) iPOD将MP3播放器的市场炒得火热,激烈的竞争却也导致产品利润的萎缩,市场几近饱和。而现阶段虽已有部分的手机、PDA不只能够提供音乐的存取,也可以随身浏览影像内容,但毕竟这类多媒体播放功能只能算是该产品附加价值的一种,在屏幕大小、电力持久度、储存容量等各方面仍有诸多限制存在。于是在这样的产业环境与市场机会的带动下,PMP的概念与发展也应运而生。
    
     除此之外,数字相机与数字录像机的普及,也是具有高画质影像储存与播放能力的PMP,得以受到重视的助力之一。然而从产品推出至今已有几年的时间,PMP的市场仍旧无法从早期使用者扩展至一般消费大众,最根本的原因,恐怕是厂商并未站在消费者的观点来思考。既然过去的环境能让PMP成为众所瞩目的明日之星,那么现在或未来的市场机会又在哪里?消费者的需求究竟是什么?
    
    

MP4的渊源发展史

    
     要了解PMP,首先有必要提一下MPEG这个组织,MPEG全称是Moving Pictures Experts Group,它是"动态图象专家组"的英文缩写,该专家组成立于1988年,致力于运动图像及其伴音的压缩编码标准化工作,曾经开发过MPEG1、MPEG2、MPEG3和MPEG4四个版本。目前,MPEG1技术被广泛的应用于VCD,而MPEG2标准则用于广播电视和DVD等。MPEG3最初是为HDTV开发的编码和压缩标准,但由于MPEG2的出色性能表现,MPEG3基本被市场遗忘。1999年初,最适合未来数字影音娱乐MPEG4正式成为国际标准。MPEG4是目前最先进的图像压缩标准,播放效果接近DVD画质,而文件体积大小只有DVD的25-30%,依靠这些优势,MPEG4格式的视频迅速成为最流行高清晰视频类型,这也使随身携带高品质电影成为可能。
    
     PMC是MP4的一个分支,微软和英特尔规定了PMC的软硬件标准,主要目的是为了出售更多的软件和数字处理芯片,当然,也不排除微软或英特尔推出相关产品的可能性,早在3年前,为了占领游戏机市场,微软就推出了Xbox。这一次,微软也已经联合了国内的长虹,准备量产包括MP4在内的数码娱乐产品。不过PMC存在的问题也不少,首先是微软操作平台昂贵的授权费用;另一方面在于数字芯片的选择上,PMC选择了涉足数字芯片不久英特尔的产品,而放弃了德州仪器的成熟产品,这些为PMC的发展蒙上一层阴影。所以,三星、iRiver、创新、LG、优派等厂商相继发布自由度更高的MP4产品,而PMC消息往往局限于媒体报道上,产品迟迟未有动静。
    
     以索尼为代表的日系厂商赋予MP4又一别名,叫做PMP,在2004年,日系数码企业并不急于迅速把产品推广开来,而是选择随从战术,发布相关产品仅在局部市场销售,他们在等待市场进一步成长。无疑,2004年埋下的伏笔加上强势的品牌形象,将成为日系厂商2005年迅速抢占MP4市场的关键。国内实力派厂商和部分中小型国内外厂商最大优势就在于灵活市场动作和价格优势,特别是国内厂商将会根据消费者不同需求向市场提供MP4的各种延伸产品,这将成为他们制胜法宝。
    
    
雷声大雨点小的尴尬

    
     PMP市场出现升温的趋势后,权威部门预测到2008年,全球PMP的需求量将比现在增长180%。现在这样抢劫掠夺式的价格5000-7000元是制约市场成熟的重要原因,这样的价格一方面来自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另一方面则是由于生产商对产品利润要求太高所导致的!也正是由于这个问题,MP4播放器市场雷声大雨点小!
    
     尽管很多国内外厂商都表示已经推出了相关的MP4播放器,但实际上能在国内市场上看到的产品则仍然相当有限,已经在生产MP4播放器的厂商不愿让利促销,导致市场反映不佳;尚未投产的厂商则认为现有市场欠缺驱动力,没有必要大举进入,周而复始的循环让市场了陷入了一个怪圈,导致MP4市场原地踏步。
    
     由于PMP产品的研发难度较大,目前市面上的大多数PMP产品均为国外或台湾地区设计。我国消费类娱乐产品的生产商因研发能力普遍较低而无法自己研发产品。
    
     PMP产品规格混乱,各家业者自行推出的产品彼此间兼容性问题大,大大削减了消费者购买意愿,除规格未统一、档案转换不便的因素外,影片内容来源不足、电池续电力不够长、价格偏高,亦使消费者裹足不前,加上替代性产品众多,未来若无法克服这些问题,PMP发展恐将陷入瓶颈。
    
     PMP产品所诉求下世代影音压缩技术规格,目前有H.263、H.264与MPEG4等规格竞逐,在压缩规格尚未完全统一的情况下,虽说业者在压缩软件的采用上仍有一定风险,但此现象并非影响厂商投入的因素。
    
     至于价格的问题,MP4的成本可以从当前的190美元降到明后年的100美元以下,是把利润期做长,还是迅速把价格拉低进行普及基本控制在厂家的手里,因此价格从长期来说并不是一个能够制约MP4发展的问题,一旦价格降下来MP4将会有一个飞速的发展。市场要发展起来必然有一个过程,而这个过程需要所有厂商共同引领。
    
    
PMP普及阻力有多种

    
     2004年欧美硬盘式数码娱乐产品整体市场已经达到40亿欧元的规模,MP4在国内也从零开始,发展到3亿的市场规模,并且根据权威机构预测,2005仅在中国市场,MP4发展速度将达到310%左右,预计整体规模会突破10亿,可以说2005年是MP4最关键的一年。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2005年的竞争将会异常激烈,直接关系到谁将成为MP4行业未来的领导者。
    
      MP4走过两年的时间后,在这两年里,MP4主要解决了两个问题,第一个是人们的认识问题,便携数字音乐刚刚来到人们身边,数码随身影院随后来到,一切来得太突然,人们从认识到接收需要一个过程,另一个问题是MP4自身的完善过程,包括数字处理芯片设计、微型硬盘技术的成熟到MP4产品外形设计等都需要一定时间完善。从2002年开始,ARCHOS公司担当起技术推进者的角色,经过前后3代产品的改进,进入2004年之后,MP4技术已经基本成熟,加上消费者对MP4认识也不断加强,MP4市场不断升温,众多国际厂商包括微软、索尼等都开始关注MP4这个数码新星。
    
      但随着更多企业加入,MP4行业已经弥漫着浓浓硝烟味道,未来的竞争格局变得扑朔迷离。
    
      进入2004年之后,除了ARCHOS公司以外,MP4行业出现很多熟悉的“新”面孔,2004年5月,软件巨头微软联合英特尔发布基于MP4理念的PMC标准, Wintel从PC领域延伸到数码领域,三星、iRiver、创新等众多厂商对PMC标准表示支持,年底将会涌出众多的PMC产品。作为传统消费电子强国,日系数码厂商自然不甘落后,索尼、东芝、日立、夏普、富士通、三洋等都纷纷加入MP4领域,相关产品也已经发布,并且东芝、日立是MP4存储设备微硬盘的主要供应商,能够更好的控制成本。
    
     但在MP4的具体概念问题上,业界目前仍然没有比较统一的看法。现在人们脑子的概念仍然脱胎于MP3,以为加了视频就是MP4了。如果只把MP4看作一个能够播放MP4格式的视频播放器,那么无论是从片源还是从视觉欣赏的角度来看,MP4都带有很大的局限性,单纯播放视频的MP4只能作为一种过渡产品存在,难以成为市场的主流。
    
     如将MP4定位为PMP掌上视频播放器,她将不仅可以播放视频文件,还将是具备摄/录像和电视节目录/播功能的便携式影音设备。这样的产品才是真正概念上的MP4。如果未来的MP4能够增加电视信号接收功能,提供无线和有线网络接口,进行功能多元化,支持某种特殊的格式,具有游戏功能,不要老死机和产生画面停顿,MP4将成为消费者真正需要的产品。
    
     其实比较目前各种类型的掌上型装置,不管是PMP、PDA、手机、MP3播放器、数字相机等,功能上相互重迭的部分很多,但缺乏全面性的整合,因此目前消费者随身携带多项产品的情形仍常见。由此可见,整合发展将会是PMP的绝佳市场机会,若是能够做到像PC一样的一机多用,提供模块化扩充、软件升级服务等功能,再加上友善的使用者接口等,必能大大增加消费者的方便性,将有助于PMP的普及。
    
     另外也有研究机构指出,当未来全球的数字内容产业起跑后,也将带动PMP的市场成长。以iPOD为例,少了iTunes的幕后支持,其销售热潮可能就会大打折扣。PMP提供了良好的影音浏览品质,但同时也会令人产生对数字内容版权管理的疑虑,然而随着数字家庭的提倡,未来专属的数字内容下载来源已成必要趋势,由此也可以预见日后PMP的发展荣景。
    
     但PMP最后的市场机会还是在众多品牌出现后,能否提供良好的售后服务。除了必要的维修服务外,诸如免费软件升级服务、产品可加装新功能等后勤支持,也会是消费者越来越重视的商品特性。
    
    
(编辑:何景)

    
    
    
欢迎投稿和提供新闻线索,欢迎您的批评和建议!
    电话:0755-83291727
    邮箱:hanying@hqew.com

    

相关文章

资讯排行榜

  • 每日排行
  • 每周排行
  • 每月排行

华强资讯微信号

关注方法:
· 使用微信扫一扫二维码
· 搜索微信号:华强微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