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产业结构,提升深圳电子信息产业核心竞争力
来源: 作者: 时间:2005-10-07 19:07
作者: 深圳市贸易工业局局长 盛斌
^^ 一、深圳电子信息产业的主要特点
深圳经济发展始终坚持以工业为主导的方向,电子信息产业一直在深圳工业经济中发挥着主导作用。自 1979 年成立特区以来,深圳工业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伴随着工业化不断推进,在改革开放新形势下抓住了世界经济结构调整,尤其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香港制造业转移,以及九十年代世界制造业转移的机遇,实现了跨越式的快速发展。从发展数据看,深圳工业总产值从 1980 年的 1 亿多元发展到 1990 年的 100 亿,大概用了 10 年时间,从 1990 年的 100 亿到 1996 年的 1000 亿用了 6 年时间,此后 1997 、 1998 、 1999 年只用了 3 年时间增长到了 2000 亿。 1999 年以后深圳工业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 2000 年到 2001 年两年时间,深圳工业总产值由 2000 亿增长到 3200 亿, 2002 年,深圳工业总产值由 3200 亿增长到 4300 亿。 2003 年是深圳工业近年来最辉煌的一年。我市工业以强劲增长势头,首次突破 5000 亿元的产值,达到 5100 亿元 ( 现价 ) , 2003 年较上年增长 29% ,增速为近 8 年来最高。工业增加值 1488 亿元,多项经济指标创近年最好水平。
深圳工业在高速发展的同时,逐步形成独具特色的工业结构体系,特别是形成了以计算机与外设、软件、通信、微电子与基础元器件、视听产品等电子信息产业为代表的战略产业群,成为深圳工业增长的“火车头”,深圳电子信息产业产值以年均 66% 的速度增长,其中彩电年均产量增长 45% ,集成电路年均增长 54% ,计算机年均增长 75% 。 2003 年,以计算机、通信、家电产品为代表的电子信息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达 2937.6 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 57.6% ,增幅为 33.8% 。电子信息产业成为深圳工业中成长性最好、竞争力最强、关联度最大的支柱产业,并且有力带动了机械、服装、玩具、钟表、模具等优势传统产业的发展和升级。深圳电子信息产业规模、出口额在全国大中城市连续十多年位居第一,已经成为全国乃至全球重要的电子信息产品制造基地。
深圳电子信息产业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优势,突出表现在:
第一,具有较强的规模竞争力。深圳工业百强企业中电子信息行业企业占 80% 以上,鸿富锦、长城、华为、中兴、康佳、创维、华强等企业工业总产值超百亿;
第二,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深圳企业发展历史较短,但一直注重产品品牌的培育,目前,华为、中兴、长城、康佳、创维等已经成为国内外知名品牌;
第三,具有完善的产业链和产品配套能力。从计算机及外设、手机等高端产品,到电视机及各种数码产品,其零部件 80% 在深圳周边地区可以实现配套,大大降低生产成本;
第四,具有较强的技术竞争力。深圳在二十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了以企业为主题的技术创新体系,深圳当年科研经费的 90% 由企业投入,当年科研成果的 70 - 80% 由企业完成。华为、中兴、开发科技、爱普生、海量存储、康佳、创维、长城等企业全年科研经费超过 50 亿元,许多企业将销售收入的 10 - 30% 投入研发。同时深圳还有较为完善的技术服务体系,包括电子产品质量检测中心、电器产品检测中心、电子行业信息化服务中心等。
深圳电子信息产业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许多矛盾和问题,在新形势下面临严重的挑战。这些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第一,应用性开发多,基础性开发少,具有产业前瞻性的基础研究更少。由于历史的原因,深圳缺少电子信息产业的研究院所和高等院校,技术研发工作主要由企业承担,企业由于资金等因素,主要从事应用性开发,企业技术储备不足。
第二,自有知识产权太少,除了华为、中兴等少数企业外,大批企业技术开发和技术创新水平较低,研发投入不足。大批企业工业产值的形成主要以加工装配为主,掌握核心技术的产品产值比例很低。技术开发投入少,资金使用分散,企业关键和核心技术基本依赖从国外引进,消化吸收和创新能力较弱,企业核心竞争力不足。
第三,人才结构不合理,一般技术人员多,同时,既缺乏主持系统开发的高级技术人员,又缺乏有较高技术水平的技工人才,工艺性人才不足,严重影响电子制造水平、能力的提高。
第四,为电子信息产业服务的竞争情报信息服务体系没有形成,企业缺乏有力的决策支持。企业在产品研发中技术标准的选择、产品路线的确定以及制定企业市场策略等等重大决策中,都需要有信息服务体系的有力支持,没有这一支持,中小企业决策往往难免于盲目。
^^ 二、深圳电子信息产业优化产业结构的主要内容
深圳电子信息产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思想基本内容是立足于同行业中市场份额大、技术领先、在工业结构中起主导作用的重点企业,突出发展在产业中渗透性强、能带动整个产业结构升级以及具有共性技术、关键技术的重点产品和产业链配套的短缺产品,提高深圳电子信息产业的配套能力和整体素质。因此,深圳电子信息产业优化结构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重点支持电子信息产业中处于快速增长期的产业,这类产业市场潜力大,容易形成较大的规模和竞争优势,主要包括软件、数字视听、光显示技术产业等。
一是软件产业。深圳软件产业起步于 80 年代初期,快速发展于 90 年代,目前深圳的应用软件约占国内市场 20% ,嵌入式软件约占国内市场 50% 以上,软件产业总产值居全国第二位,出口居全国第一位。
软件业要抓住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所带来的历史机遇,充分利用国家扶持、鼓励发展软件产业的大好时机,结合我国软件产业优势,大力发展面向通信产品、信息家电的嵌入式软件;抓住国家鼓励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机遇,大力发展集成电路设计事业;抓住国家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网络化的大好机遇,大力发展具有自有知识产权的网络安全软件产品;抓住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的契机,大力发展电子商务软件和企业资源管理系统;
[page]
进一步扩大我市在金融、证券、财税、保险、教育、物流管理、旅游等方面的优势软件产品;利用深圳的地缘优势和外向型经济的特点,发展软件产品出口基地。
二是数字视听产业。随着产业和技术的发展,由于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展和计算机及数字技术的应用,计算机、通信和消费电子三个领域的技术互相融合,互相促进,行业的界限越来越模糊,深圳消费电子企业必须摆脱原来单一主业产品的束缚,调整优化产品结构,走多元化道路。当前相当多的消费电子企业没有掌握核心技术,本质上还是属于组装业。
深圳视听产业的发展,要以数字电视应用为龙头,联合建设数字电视重点实验室,采取企业自主开发和政府引导相结合的思路,选择高清晰度数字电视等大的产业为突破口,加大开发数字电视及其相关产品的力度,形成数字电视产品的产业群体,争取使深圳成为全国乃至全球重要的数字电视产业基地。积极发展数字电视网络建设,加大数字电视内容的数字化制作投入,在全市范围内尽快全面推出高清晰度数字电视的播放。利用数字技术培育新的产业经济增长点,把握消费电子、移动通信、计算机 (3C) 融合的趋势,将彩电制造业向多媒体领域发展,将新型彩电 ( 数字技术连同新型显示器件 ) 作为未来信息终端产品的发展方向。数字电视的发展最终取决于产业化的形成。深圳要在这一领域保持跟世界的同步发展,就必须把握好数字电视产业化的发展机会。
2 、继续大力支持处于稳定增长期的产业,包括计算机及外设
计算机及外设是深圳电子信息产业中的传统优势产业,调整计算机产业结构,要发挥比较优势,参与国际分工,实现向以互联网络为中心的战略转移。其发展方向是巩固和扩大已有产品的产销规模,积极开发以网络产品为中心的新兴产品,重点发展消费类电脑产品、服务器产品、移动计算和无线上网产品、专用计算机设备等,从而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和配套能力,把深圳建成我国最大、最有生机的计算机产业基地。要加强对芯片、操作系统等基础技术的研发投入,通过成立实验室等方式为产业发展提供所需的基础技术;加强技术标准、环保标准,逐步淘汰低质量、低性能的产品;通过设立政府基金或引进风险基金,为企业提供开发新产品、新项目所需的资金;在税收、人才引进、工业用地等方面继续给予必要的优惠政策。
3 、重点突破微电子及基础元器件和通信产业
深圳发展微电子及基础元器件产业,重点产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包括前工序、后工序及测试;二是大功率半导体器件;三是液晶显示器件。目前,全球主流 IC 企业已基本完成由 8 英寸、 0.25 微米,向 12 英寸、 0.18 甚至 0.13 微米的过渡, 8 英寸生产设备、技术正要转向中国大陆生产,深圳要利用这一时机,创造优良的投资环境,吸引外商投资,可以较快缩小与世界 IC 生产水平的差距。日本、韩国、台湾正在集中力量发展 TFT - LCD , STN - LCD 正在向外转移,深圳面临难得的机遇,要加快 TFT - LCD 、 STN - LCD 的建设步伐,抢占先机,积极开拓市场。
通信 ( 含光通信 ) 产业是深圳的支柱产业,在全市工业生产总值中占有很大比例,并且拥有一批具有国际品牌的企业集团,华为、中兴具有与国外厂商竞争的实力,还有桑达菲利浦、中科健、康佳通信等一批优秀通信企业,深圳通信产业有实力、也有能力在未来发展中再上新台阶。深圳通信产业结构调整,要在保持现有优势基础上,重点发展移动通信、光纤通信、数据通信和接入通信设备,其发展方向是适应未来计算机网、通信网和有线电视网三网融合,以及网络业务数据化趋势。大力发展宽带因特网多媒体通信和个人移动通信产品。要紧跟国际通信技术发展方向,顺应电信网络和业务的融合趋势,掌握核心技术,大力发展具有自有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以技术、成本、服务和规模效益的优势逐步从国内市场向国际市场拓展,在移动通信、数据通信、光通信、接入产品领域形成品牌优势。
^^ 三、发展深圳电子信息产业的若干思考
第一,全面整合现有资金、人才与土地资源,优化工业经济要素配置。在工
上一篇:珠江三角洲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评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