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 年深圳市电子信息产业经济运行分析

来源: 作者: 时间:2005-10-07 19:10

    
    
    作者: 深圳市贸易工业局 邱小南
    2003 年,深圳市电子信息产业面对全球 IT 产业增长缓慢,国际经济贸易摩擦加剧,国内市场竞争剧烈等不利影响,围绕产业结构调整这个中心,继续发展以通讯、计算机、家用电器和元器件为重点的优势产业。积极把握了国际 IT 产业转移的机遇,电子信息产品产业得到了的更大发展。
    
    
    ^^ 一、基本情况
    
    ( 一 ) 电子信息产业规模继续位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
    
    2003 年,我市电子信息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 ( 现价,下同 )3132.30 亿元,同比增长 45.0% ,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 58.2% ,对全市工业总产值增长的贡献率为 71.2% ,拉动工业总产值增长 24.6 个百分点。实现工业增加值 728.94 亿元,对深圳市生产总值 (GDP) 的增长贡献率达 45.6% 。
    
    2003 年,深圳电子信息产业约占全国电子信息行业工业增加值 4000 亿元的 18.3% ,占全省电子信息行业的 61.7% ,在全国全省电子信息产业占有重要地位。
    
    深圳电子信息产业 2003 年产品销售额达到 3018.49 亿元,增长 42.55 ,实现利润总额 151.98 亿元,增长 80.80 ,创出了历史最佳,体现出产业集聚的效益优势。占全国电子信息行业利润总额 750.30 亿元的 20.3% ,在全国大中城市中名列第一。
    
    经二十多年的高速发展和积累,深圳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形成了较大产业规模,积累了较丰富的资源。到 2003 年底,深圳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行业 ( 限额以上企业 ) 总资产 1829.98 亿元,净资产 729.12 亿元,年均从业人员 39.70 万人。
    
    深圳已成为全国重要的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制造基地、出口基地、配套中心和交易中心。
    
    ( 二 ) 电子信息产业以投资类产品为主,高新技术产品产值比重进一步
    
    到 2003 年底,深圳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工业总产值中,投资类产品产值达 2386.81 亿元,增长 40.5% ,三大类产品比例为 76.2∶10.6∶13.1 ,与 2001 年的三类产品比例 73.3∶12.8∶13.9 比较,投资类比重仍在增加。通讯、计算机、软件等投资产品得到更大发展,其中,通信设备行业增长 58.3% ,电子计算机行业增长 36.5% 。向电子信息技术高端发展的目标更进一步。
    
    计算机类重点企业有:鸿富锦、长城、鑫茂、开发科技、恩斯迈、爱普生、才众、唯冠、海量、环旭、易拓、国际商业等;通讯类重点企业有:华为、中兴、康佳、桑飞、科健、艾默生、天时达、创华等;数字家电类重点企业有:康佳、创维、华强、三洋电机、凯欣达等;元器件类重点企业有:三星视界、赛格日立、三洋华强、旭电、记忆科技、赛意法、伟创力、至卓飞高、赛格三星等。
    
    2003 年,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主要投资类产品工业产品增幅明显,全年生产程控交换机 2919.57 万线,增长 56.6% ;移动电话机 1823.18 万部,增长 91.7% ;移动通讯设备 93.72 万线信道,增长 28.3% ;微型电子计算机 486.67 万部,增长 45.2% 主机板 6034.23 万线,增长 44.0% ;硬盘驱动器 766.0 万线,增长 1.7% ;计算机磁头 12725.57 万线,增长 18.2% 。彩电 1823.18 万部,增长 36.5% ;大规模集成电路 140032.88 万块,增长 28.2% ;液晶显示器件 60569.88 万件,增长 211.2% 。
    
    2003 年,深圳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的高新技术产品产值 2237.34 亿元,占全市电子信息产品产值的 70.3% ,占全市高新技术产品产值的 90.0% 。
    
    ( 三 ) 信息骨干企业带动作用增强,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群
    
    2003 年,深圳市电子信息制造业销售额收入超百亿的骨干企业共有 8 家 ( 比上年增加 3 家,比 2001 年增加 6 家 ) ,分别是鸿富锦、长城、华为、中兴、康佳、华强、鑫茂、创维公司。华为、长城、鸿富锦三家企业利润超 10 亿元,其中华为公司利润总额更高达 38.1 亿元。
    
    2003 年,销售额超过 50 亿元的综合类 ( 以整机产品为主 ) 企业有华为、中兴、长城计算机、康佳、创维、鸿富锦、赛格、华强、鑫茂、爱普生等 10 家;销售额大于 10 亿元的元器件企业有开发科技、恩斯迈、比亚迪、三星视界、易拓、三洋华强、美资旭电、记忆科技、伟创力等 18 家;销售额大于 2 亿元的集成电路及软件企业有赛意法、金蝶、国微等多家企业。
    
    2003 年,规模最大企业鸿富锦实现销售收入 566.8 亿元,比去年增长 65.2% ;长城信息实现销售收入 274.1 亿元,比去年增长 85.2% ;华为实现销售收入 216.7 亿元,增长 54.3% ;中兴销售收入 185 亿元,增长近 50% 。
    
    大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华为公司与世界著名通讯产品制造商 3-COM 公司,新成立合资企业,生产、销售高端路由器。长城公司系列产品进入世界先进水平,其中易托公司拥有 80 多项电脑硬盘生产专利,与 IBM 等世界 IT 产业先导企业交互使用专利技术,生产大容量硬盘。康佳、创维等公司背投电视、高清电视等新产品不断推出,消费类电子产品质量进一步提高;手机配套能力更加完善,桑菲公司生产技术不断提高,新增加的手机生产线在国内同业领先,承接国内多家名牌企业生产订单一季度生产手机 183 万部,同比增长 161.4% 。
    
    ( 四 ) 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是深圳外贸出口的重要支柱
    
    2003 年,深圳外贸出口已连续 11 年保持全国第一,其中机电产品出口 461.34 亿美元,占全市出口总值的 73.3% ,增长 43.1% ,电子信息产业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 238.97 亿美元,占全市出口总额 40.0% ,增长 46.3% ,有力地带动进了外贸出口的持续增长和推动出口产品结构的进一步优化。
    
    2003 年深圳市 IT 高新技术产品出口 238.97 亿美元,成为全国主要电子信息产品出口基地之一,保持出口第一的地位。其中华为、中兴、创维、易拓、开发科技、恩斯迈、比亚迪、赛格日立等企业生产的程控交换机、基站等通讯系列产品,硬盘、电脑磁头、电脑主机板、显示器等计算机系列产品,彩电、 DVD 等家电系列产品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
    
    ( 五 ) 产业配套能力不断增强,成为全球重要的加工制造基地之一
    
    2003 年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工业总产值中,按三大类分:投资类产品 2386.81 亿元,增长 40.5% ;消费类产品 332.02 亿元,增长 21.1% ;元器件类产品 410.33 亿元,增长 13.2% 。三大类产品比例为 76.2∶10.6∶13.1 ,形成以通信、计算机、微电子为代表高新技术产品占较大比重的较为完整的电子信息产业配套体系,基本涵盖了计算机、通讯、家电等各类产业,产品涵括高、中、低端和上下游生产环节,如计算机及外设从整机、主机板、计算机磁头、硬盘、显示器、打印机、机箱电源到操作软件等;通讯产业从程控交换机、路由器、移动通信系统设备、综合接入网、手机,到国际最新通讯技术 3G 标准系列产品;消费电子从数字电视机、 DVD 、 VCD 、数字录音机、卫星接收机、数字化编辑系统和图象编码系统等产品配套齐全。
    
    各类产品的零部件 90% 以上在 100 公里范围内可以实现配套生产。 2003 年,计算机产品配套能力达到 3000 万台 / 年,程控交换机产品配套能力达到 2000 万线 / 年。形成有全国乃至全球影响力的四大制造业基地:全球计算机零部件和 OEM 产品加工基地,中国通信设备研发制造基地,全球消费电子产品制造基地,全球电子元器件制造基地。
    
    ( 六 ) 信息化水平提高,科研开发和技术创新能力增强
    
    2003 年,深圳市的信息化进一步发展,达到了相当的规模与水平,全市固定电话交换机总容量 447.56 万门,移动电话交换机容量 873 万门,互联网用户 228.54 万户,电信业务总量 77.32 亿元。较早建成宽带 IP 城域网和交互有线电视网,政府各部门及社会公共领域、大中型企业普遍开展了信息化建设。 2002 年参加国家信息产业部首次试点城市信息化水平测试,信息化指数在参加测试的 12 个城市中名列第一位,其中家庭宽带接入比例、每百人拥有移动电话、信息产业占 GDP 比重,均居于领先地位。
    
    2003 年,我市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 8 个,其中电子信息行业拥有华为、中兴、康佳、华强 4 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同时建有省市级技术中心 31 个。全市共有 8 个博士后流动站,全部设在企业。投资 1000 万美元设有产品设计研发中心的外商投资企业有易拓、鑫茂。
    
    我市多数电子信息企业设有自己的研发机构,企业自主开发产品的意识较强, 2003 年电子信息产业实现高新技术产品产值 2237.24 亿元,其中具有自有知识产权的产品占 42% 。华为、中兴、开发科技、爱普生、海量存储、康佳、创维、长城等 12 家全国电子百强企业 2003 年研究与发展经费支出超过 60 亿元,占全部营业收入的 6% 。自 2001 年以来,华为公司的年专利申请量位居国内第一。 2003 年,华为公司专利申请量突破 1500 件 / 年。华为公司累计申请国内专利 3500 余件,国外专利申请 203 件,改变了长期以来中国企业的申请数量少于外国企业在中国申请专利数量的历史。
    
    ( 七 ) 软件产业加速发展,形成产业链
    
    2003 年,深圳软件产值 ( 不包含硬件制造部分 ) 达到 291 亿元,增长 45.5% ;软件行业总产值超过 800 亿元,占深圳电子信息产业产值的 3 0% ,
    
    截至 2003 年底,深圳市认定软件企业 759 家,占广东省的 47.3% ;登记软件产品 1965 个,占广东省的 43.5% 。仅 2003 年一年,深圳市认定软件企业 330 家,登记软件产品 938 个,分别占整个广东省的 53.8% 和 54.5% 。无论从软件企业的成长势头、软件产品的数量,软件产业都处在欣欣向荣的高速发展时期,软件企业和软件产品的认定数居全省第一,而且 2003 年的 “ 双软 ” 认定数超过全省的一半以上。
    
    深圳软件出口已经连续五年稳坐全国第一的位置。作为全国最大的软件出口基地, 2003 年深圳软件出口实现 5.9 亿美元,同比增长了 47.5% 。在深圳的软件产业中,嵌入式软件占举足轻重的地位,拉动了深圳软件行业总产值的 9 0% ,已经成为深圳软件产业最显著的特点。
    [page]
    
    2003 年,深圳市 5.9 亿美元的软件出口额中,绝大多数份额是华为、中兴、同洲电子、迈瑞等这样的含软件为主体的设备出口企业,金蝶软件、南迪电子、茁壮网络等企业加速发展。 2003 年全年已为全市软件

相关文章

资讯排行榜

  • 每日排行
  • 每周排行
  • 每月排行

华强资讯微信号

关注方法:
· 使用微信扫一扫二维码
· 搜索微信号:华强微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