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芯”潮考验国产手机巨量库存

来源:华强电子世界网 作者: 时间:2004-02-27 19:25

     (华强电子世界网独家报道) 摩尔定律的作用,使芯片更新本来就很快,国际IT、家电等巨头以推出集合新功能芯片的方式切入手机市场,更进一步促使手机芯片换代加快。融合了数码相机、MP3等功能的芯片越来越多,国内传统的手机企业也即将面临新一轮的换“芯”潮。
    
    

外企抢滩引发换“芯”潮

    
     2月26日,世界第一大手机芯片制造商德州仪器对外表示,鉴于世界半导体行业出现种种复苏,亚洲的消费类电子产品尤其是中国手机市场的增长潜力巨大,该公司今年在亚洲市场(日本除外)的销售年增长率有望超过30%。
    
     在这前一天,英特尔在2004年3GSM全球大会上展示了两款手机设计,这两款手机均支持多种全功能的操作系统,可播放相当于PC品质的MP3音乐,带有130万像素的数字相机,可用于拍照和摄像。
    
     在这次3GSM全球大会上,英特尔还透露,已经与欧洲第三大移动网络运营商Orange达成协议,一起来制造和销售基于英特尔芯片的手机。明眼人一眼就可看出,英特尔推出的此款手机芯片瞄准的就是2004年的手机主流市场。
    
     还有摩托罗拉、诺基亚、三星等国内手机芯片供应商,都在不同场合传达了类似的信息。
    
     国外PC市场的低迷和中国国内手机市场的增长态势,吸引了众多国外企业的目光。
    
     商务部机电司日前透露,2003年手机出口达到创纪录的9523万部,中国成为世界最大的手机出口国。2004年手机产量将进一步提升,预计达到1.7亿台。而在未来的三年,手机市场将进一步细分,具有数据通信能力的手机将会成为市场主流,占到75%-90%的市场份额。传统的手机芯片将受到挑战。
    
    
巨量库存的换“芯”隐忧

    
     与产量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内手机的巨量库存。从目前来看,手机功能越来越多,芯片更新也越来越快,而国内手机库存也越来越大。
    
     统计表明,目前国内手机生产厂家有36家,总体年产能力约为全球产能的一半,大大超过国内需求。手机生产过剩现象严重。2003年国内手机需求仅为 6000万部,加上出口量,总量不会超过 2亿部,而库存却已经高达 2000万部,而在这个数字背后,还有1500万部左右的理性库存,据说这个库存数字相当于国内年总需求量的1/3-1/4。也就是说,如果新的手机芯片不断推出,3500万的巨量库存,必将是对国内手机企业的艰难考验。
    
     专家认为,一般来讲,手机的换代周期为三个月,芯片更新速度越快,手机价值的流失也越快,面对越来越短的流行周期,国产手机厂商只有加大马力生产集合了更多新功能芯片的新产品,才能赶上市场节奏。而这样做的结果是利润急剧下滑,经营成本迅速上升。
    
    
到底该用谁的“芯”

    
     一边是越来越多的新功能的手机芯片,一边是越大越多的库存。国内手机企业的处境是不难想象的。如果跟进,则面临销库存,如果不跟进,大量的旧产品必然要降价出售。专家认为,造成国产手机的这种处境是核心技术的缺失。在手机生产企业,加工仍是中国手机出口的主要贸易方式,国产手机的研发仅限于外观设计及局部功能的提升上,在芯片技术及中间软件的开发上仍很薄弱。虽然神芯一号、神芯二号打破了国内手机芯片基本依靠进口的历史,并也集合了一些新功能,但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离真正的芯片国产化还有距离。
    
     没有技术,受制于人是必然的,对国产手机厂商而言,研发不能仅在外观设计方面下功夫,贴牌生产虽然也能促进国产手机的发展,但同时也需要付出高昂的成本,提高技术含量虽不是朝夕之事,但用“芯”投入研发应是国产手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长远之计。
    
     对于巨量库存,专家认为,开拓国外市场和以中低端手机为主的国内农村市场是最为有效方式。在农村市场,可以用比较高档的技术生产中低档类的产品,把不同功能的芯片整合到一个芯片里面,生产配合系统方面设计一些价格更便宜,又具备适合本地市场的功能芯片。这样既降低了芯片的成本,又提高了产品性能。
    
    
(编辑 甘心)

相关文章

资讯排行榜

  • 每日排行
  • 每周排行
  • 每月排行

华强资讯微信号

关注方法:
· 使用微信扫一扫二维码
· 搜索微信号:华强微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