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争斗?祝剑秋眼前只管IT事
来源:中国计算机报 作者: 时间:2002-10-21 19:00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虎牢关下,三英战吕布,杀得遮天蔽日;长坂坡前,常胜将军赵子龙单枪匹马,纵横百万军中;杯酒斩华雄,过五关斩六将,关云长何等气概……
大刀阔斧带给人们的是一种壮丽的美。但羽扇纶巾,谈笑间退曹兵百万;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定国安邦,更是一种美的最高境界。
内敛是一种功夫,目前,朝华科技已经完成了“水泥+鼠标”的转型,脱胎换骨,成为IT领域不可忽视的新生力量。从分销入手,到推出自有品牌的网络PC,这一切仿佛都在不经意间。而今竞争对手已经感受到了朝华的存在,领教了朝华的“内力”。向来低调的朝华科技总裁祝剑秋,讲述成功的经验轻描淡写,但已然让人领略了内敛的威力。
时间:2002年10月9日
地点:北京盛福大厦朝华科技会议室
人物:朝华科技总裁 祝剑秋
《中国计算机报》执行总编 卢山
主题: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对企业发展的影响
卢山:现在看来朝华科技的转型是实实在在的。因为无论是从分销上,还是数码产品或者是网络PC,业绩还是很不错的。因此我想知道,就像大家说的那样,IT现在像围城,有些人想往外走,为什么你却还带领大家往里冲?
祝剑秋:我认为在中国还没有哪个行业像IT这样的高速成长。说是围城,其实还是IT这个领域竞争太激烈;之所以竞争太激烈,是因为产品的同质化程度太强了,也是因为我国的IT企业一直在应用层面,过早地参与全球的分工和竞争,这个结果是使得我们中国企业没有掌握关键技术,也使得同质化程度加剧。
但互联网出现以后还是有很多亮点的。企业必须面对细分市场,做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所以说做IT还是非常有前途的,只要是大的方向选择对了,有很好的平台,战略选择的自由度比较大,在这种前提下,再加上朝华有很好的背景,接下来就是做比较过细的工作了。如何做过细的工作呢?就是聚焦。比如说,我们不要把目光放在一个几千万的大市场上,我们要从小处着眼,也就是从客户的真实需求出发,也就说大市场要从小处做起。
比如说现在我们做的网络PC,虽然这个概念已经被炒了很多年了,但是真正做到满足用户的需求,就会有很好的收效。就说现在证券行业,针对面临的困难,券商也在寻找自身出路,要给客户提供增值服务,而我们的网络PC正好满足了他们的需求。我们的产品硬件相当于一个无盘工作站,同时我们又在Linux上开发了一个应用软件,这样既保证了安全性,又解决了个性化服务的问题。而且现在可以上网,可以收取信息,提供一对一的个性化服务。此外,我们在设计这套系统的时候对后台资源占用得很少,不会影响到证券行业的主营业务,主要是前台的一个改变。我们产品主要面对大户室和中户室,有一个相当于钥匙的U盘,安全性比较好,个人的信息放在U盘里面。比如现在的家居智能,我们也是本着实用的原则,集中到一个点上来做。让大家感觉到好用、实用。还有是MP3,MP3这个市场随着版权问题的解决会比较成熟。市场潜力很大。
所以说我们现在之所以还选择在IT行业,一个是因为我们能在这种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寻找差异化优势,做别人没有能做到的,快速响应一些需求;另外一个就是做自主知识产权的东西。往上走,积蓄开发力量。我们在这几个方面来发展。我们自身转型成功,一方面是我们有自己的经验,另外就是我们能够很专心地去找到一些要点,比如做IBM的代理,我们用不到一年的时间,现在已经做到前三名了。
卢山:无论是MP3、智能家居产品,还是证券PC都是热门产品。我不知道你怎么看数码的发展,这一领域既有像三星这样的国际品牌,也有联想这样的强劲竞争对手,还有一支力量就是一些家电厂商,它们也对这一市场观望了很久。朝华提出做专业数码厂商,优势何在?
祝剑秋:智能家居领域云集了传统的小区智能化集成商、家电厂商、PC厂商等很多企业。PC厂商是以PC为核心,把家居智能捆到PC上去推的;有的家电厂商则是把它捆在家电上去推的;我们的系统是真正根据用户家里的实际需求设计的,是一个独立的东西,是有与别人不同的地方,这就是我们的优势。
卢山:从数码市场来看,你觉得未来几年会转成为一个现实的需求?根据我们的调查,市场上MP3、PDA,还有智能家居产品销售得都不是特别的理想。
祝剑秋:为什么我们既有分销又有自有品牌的产品呢?上市公司要对股民负责,必须拿出业绩,分销正好可以实现业绩方面的要求。从长远来说,做一个品牌,做一个产品,一定要有耐力。MP3的销售,我们跟国内其他的一些大厂商很接近,增长速度比较快,但是真正见效还要明年。我们做一个产品都有3-5年的打算。
中国的企业不能太短期行为,一定要去培育市场,要坚持才行。而且要坚持做自有品牌,如果是等到市场成熟再进去的话,同质化的东西就又太多了,在研发上积累就太少了。所以我们现在就开始积累,看好这个市场就进行投入,去加强力量。在这一点上我们很有信心,这个市场将来会很大的,而我们走在前面是一定会有收获的,公司整体上是从战略角度去考虑的。
卢山:在IT业界,大家都习惯于投入进去就马上有回报,而现在环境要求精耕细作了,所以在这方面一是要求有眼光,二是还要求要有足够的实力,还要有对市场敏感的把握,去寻找一些机会。
祝剑秋:比较好的一点,是我们在资金方面没有大的问题,再就是作为新建的企业没有什么历史的包袱,包括有形和无形的包袱,能够迅速切入到新的行业里面去。
卢山:你在朝华运作有一年时间了,取得的成绩令业界刮目相看。我想问的是,在这期间你遇到的最大的问题是什么,最令你头疼的是什么?
祝剑秋:我认为最困难的就是企业文化的重建。我管的事情很少,因为我们有一批人。我的任务是:一个是战略选择上,再一个就是文化建设上,因为新建的企业要开展新的业务,把一批新的人聚集在一起,文化差异太大,就会没有共同的文化,而文化就是一个企业的价值观,就像道德一样约束企业行为规范的东西一样。所以在这方面冲突也比较多,这是我一直面临最困难的问题,直到现在还面临的问题。
卢山:朝华有很宽的业务面,对干部的要求和压力应该说是非常大了,我不知道你对他们的选拔有一个什么样的标准?
祝剑秋:选人非常重要,要找到一些志同道合的人,先是通过猎头公司去找,找那些想法比较一致的人,这可以通过面试来沟通;再就是内部要抓沟通,重点抓沟通,我们的干部要下到基层去,不断把我们的理念宣传给员工,我们到分公司以后就给他们开会,开会就与他们讨论,让他们面对面地给我提问题,回答他们的问题,进行讨论等。我的Mail是开放的,每一个员工都可以给我发Mail,我都会自己阅读的。
卢山:你这一年的工作量和工作压力是不是要比以前任何时候都大?
祝剑秋:工作量是非常大,但压力倒没有那么大,因为现在只是关心产业上的事,没有其它方面的事情。
卢山:朝华对于高层是怎么定位的?需要他们做什么事情,同时对他们的激励机制怎么保障,来保持核心队伍的稳定?
祝剑秋:对核心人员,主要是考评,我们每月有对部门的考评,到年底还有年终考评,考评成绩好的,就有很好的当期奖励。同时我们还有期权的安排,比如上海朝华就有2000万股,准备给骨干、给高层。
卢山:员工们需要得到一种在事业上发展的认同感。在这一点上你希望建立一种什么样的企业文化,有没有很清晰地描述给大家?
祝剑秋:最近我也一直在着力于企业文化,对企业文化,处处都能感觉到,但有的时候又看不见,摸不着。现在国内有些企业往往把写两句话就当成了企业文化,其实在我个人看来,企业文化涵盖的内容太多了,是一种价值观、行为准则。我们不仅要相信它,还要实施它,如果不实施,就不叫企业文化,因为它不起作用。
其实我们有一些提法,比如针对IT行业、服务意识、快速反应、创新精神等等,但是也不完整。为什么不完整?企业文化得有一个发展的过程,需要大家共创。大家在共创过程当中解决问题,努力地把看清楚的东西固定下来。对于朝华而言,创新的东西一定要有,在交流上快速反应,对结果的追求,都是要求要有的,这些东西稳下来也就逐渐地建立了企业文化的雏形。它是互动的过程,不是人为可以设计的,一个企业先是进行战略选择、制度安排,然后就是企业文化建立。企业文化的不同时期都有不同的变化,而且是针对不同的人,做法还不一样。
现阶段我们强调效率,注重结果,强调创新。因为我们现在需要发现一些新思想火花,需要快速反应。作为新公司,就是需要后发优势强大。文化冲突大了之后,团队精神非常重要,我们都是有专门培训的,几乎每周日都有培训,我们就是要把自己的观念都灌输下去,变成行动。
卢山:企业文化也跟企业一把手的风格非常有关,我不知道你自己怎么定义的,需要把企业文化定义成什么样的风格让大家共同来分享?
祝剑秋:我希望就是创新,要有新想法。我不怕别人说什么,但是自己一定要有想法,没想法不行;再就是我希望环境要好,要敢于就事论事地沟通。而且要讲究效率也体现在沟通上,不要拐弯抹角,我自己就带这个头。另外对于其他人我鼓励每个人都有所追求,不仅是物质的,而且要有精神上的。作为领导,要去感知员工的需求,给他们一些意外的惊喜,不要等员工想自己该有什么了,才去给人家,要给员工承认和肯定。
卢山:你刚才说到给员工意外的惊喜,也就是要求所有的领导都要以积极的心态去看待自己的员工?
祝剑秋:对,我今年提了很多干部。当我看到了他们的潜质,就要给他们一个机会,给他们搭一个舞台。我也给别人犯错的机会,也要给人改错的机会。
卢山:对你个人来说,做过8年记者,在方正有9年的职业生涯,而今已经进入不惑之年。我想问
上一篇:华裔电子工程师的硅谷CEO之路
下一篇:李嘉诚:你也可成亿万富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