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抵制残酷剥削 新商业道德规范影响中国工厂

来源:《深圳商报》 作者: 时间:2003-02-17 22:21

     除了要遵守传统的质量、价格、按时交货等基本条件外,还要保护员工权益
    
     (华强电子世界网讯) 春节过后,深圳及珠江三角洲其他城市许多为跨国公司提供产品的工厂里,都已开始张贴、散发中英文对照的劳工权益保障守则。这是《广东省劳动法律支持项目》的部分内容。参与这一项目计划的工厂约1000家,其中深圳250家。3月末,深圳当代社会观察研究所将会同美国专门从事贸易和出口认证的非政府组织伟莱(Verite),对这些企业抽查,并将抽查和评估结果报告给耐克等5家跨国公司。业内人士说,我们的产品要进入欧美市场,要获得跨国公司的生产订单,就必须遵守国际商业规范。
    
    

全球消费者自觉抵制“血汗工厂”产品

    
     根据一项对东南亚出口加工区女工状况的调查,跨国公司供应商最集中的出口加工区存在的普遍问题是工作时间长、工资低、强迫加班、性别歧视、缺乏职业健康保护、歧视或禁止工人加入工会等。这些恶劣的状况被频繁揭发出来后,引起了全球消费者极大的不满。他们发现自己用昂贵的价钱购买的商品,原来就出自这些“血汗工厂”的工人之手,于是纷纷要求跨国公司改善其生产工厂内的工人状况。
    
     在此背景下,西方国家兴起了“公司社会责任”运动,即要求跨国公司在全球扩张的市场竞争及谋求最大经济利益的同时,必须承担其社会责任。通过对跨国公司的一系列压力,例如抵制某一品牌产品的销售,利用新闻媒体揭露“血汗工厂”对劳工的剥削等,促使跨国公司通过其影响力要求其原料及中间产品的供应商、承包商和转包商尊重基本的劳工权益。
    
     去年的9月至10月,深圳当代社会观察研究所在珠三角某地一家4000多工人的大型台资企业,做社会责任的培训,其起因就是工厂存在的严重加班问题违反了客户的生产守则,客户下达了停止订单的警告。这家工厂全部生产一个客户的产品,停单就意味着工厂关门。工厂的台湾老板飞到美国求情,表示坚决整改,并决定出资由客户选择机构做培训,建立可持续的工厂改善模式。客户征询了伟莱的意见后,决定由其与当代社会观察研究所对工厂进行全面培训,帮助工厂解决存在的问题。在两个月时间里,所有的工厂管理人员和工人都接受了必要的培训,工厂中违反劳工权益的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
    
     美国客户的董事长来到工厂考察后,认为工厂在劳工待遇方面有了实质转变,遂决定恢复订单。
    
    
不遵守商业道德就要受到市场惩罚

    
     2000年,欧洲的环保组织开展了全球性的“新千年调查”,访问了23个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25000人。结果表明,越来越多的公众对跨国公司的社会责任期望值升高,其中79%的受访者认为跨国公司应对劳工的安全和健康负完全责任,73%的受访者认为跨国公司应对环境保护承担完全责任,72%的受访者认为跨国公司应对禁止童工负完全责任。
    
     不断升高的社会责任运动同样影响到了西方国家的投资者,他们发起了社会责任投资运动,倡导“道德投资”。1999年美国的道德投资超过2万亿美元,英国伦敦股票交易所和《金融时报》共同拥有的《金融时报》股票交易所国际公司,于2000年7月31日推出金融时报道德指数,旨在提倡和促进道德投资。
    
     全球最大的两只退休基金都不约而同地对此大加赞扬。全球最大的退休基金荷兰的ABP作出2亿美元道德投资的决定,第二大的退休基金美国加州公务员退休基金Calpers也表示将10亿美元的新兴市场基金以道德投资的方式管理。这些投资者道德组织直接向他们认为不遵守商业道德的公司施压。如2001年2月1日,全球最大的零售商沃尔玛因为没有足够的措施保证其国内及国外供应商遵守基本的劳工标准被剔除出多米尼社会指数(Do?mini400SocialIndexSM),使其股价大跌。
    
     1991年,美国牛仔裤品牌商Levi-Strauss在被攻击其产品是在“血汗工厂”生产之后,率先制定生产守则。此后,劳动密集型产业,尤其是服装、运动鞋与玩具制造业中的品牌制造商与零售商,如耐克等,也分别制定了本公司的生产守则。
    
    
跨国公司被迫遵守新规则

    
     在西方消费者运动的强大压力下,为了维护品牌形象和市场竞争的需要,越来越多西方国家的跨国公司制订生产守则。它们通常以联合国《世界人权宣言》和国际劳工组织的“基本劳工公约”为蓝本,承诺承担社会责任、遵守投资所在国的相关法律、维护劳工权益,并要求其全球供应链遵循同样的生产行为规范。
    
     1999年2月,在瑞士达沃斯召开世界经济论坛时,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提出了企业界的“全球契约”,要求企业界领导人在经营自己的企业时,维护人权以及劳工和环境标准。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2000年的统计数据显示:至2000年,全球共有246个生产守则,其中118个由跨国公司独自制定及实施。由公司社会责任和公司生产行为守则运动而形成的新的商业规则,不仅影响着全球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方向,也正在影响着作为“世界工厂”的中国供应商。
    
(编辑 止戈)

    
    
    

相关文章

资讯排行榜

  • 每日排行
  • 每周排行
  • 每月排行

华强资讯微信号

关注方法:
· 使用微信扫一扫二维码
· 搜索微信号:华强微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