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节选)
来源:《深圳商报》 作者: 时间:2003-02-27 21:00
(华强电子世界网讯) 2002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迎难而上,抢抓机遇,坚持扩大内需方针,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加快对外开放步伐,积极拓展国际市场,努力扩大投资规模,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国民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态势。教育、科技和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成就,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进一步提高,都市面貌优美,城市综合实力增强,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综合
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初步统计,2002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239.4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5.0%。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18.87亿元,增长6.8%;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1234.82亿元,增长18.0%;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985.72亿元,增长11.5%。三次产业结构为0.8:55.2:44.0。人均国内生产总值46030元,增长6.5%。全社会劳动生产率64723元,提高6.5%。按现行汇率计算,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70.57亿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5561美元。
市场价格总体上略有上升。2002年深圳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1.2%。其中,服务项目上涨6.5%。在抽样调查的八大类商品及服务中,食品类上涨0.5%,其中粮食下降4.5%,肉禽及制品上涨1.0%,鲜菜下降7.4%;烟酒及用品类上涨1.6%;衣着类上涨5.2%;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上涨0.8%;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上涨1.9%;交通和通讯类下降2.0%;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上涨3.1%;居住类上涨2.4%。全年房屋销售价格总水平上涨0.4%。其中,商品房上涨0.6%,私房(二手楼房)下降0.3%。全年房屋租赁价格总水平上涨0.2%。其中,住宅下降0.3%,高标准写字楼上涨0.1%,普通办公用房下降0.3%,商业用房上涨0.1%,厂房仓库用房上涨1.6%。全年工业品出厂价格下降6.2%。
就业规模扩大。年末全市从业人员359.2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6.40万人,增长7.9%。其中,第一产业从业人员4.00万人,增长14.9%;第二产业从业人员200.30万人,增长8.0%;第三产业从业人员154.90万人,增长7.7%。三次产业劳动结构为1.1:55.8:43.1。落实就业和再就业各项政策,关心社会弱势群体,保障城市居民充分就业。全市共有9843名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失业员工基本生活保障率和医疗保险投保率达100%。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2.45%。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乏力,部分重点建设项目进展缓慢;电子信息业技术开发、产品更新的压力增大;常住人口增长较快。
二、工业
工业生产快速增长,对经济的主导作用增强。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1072.27亿元,比上年增长19.6%,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7.9%,比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工业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1.3%。2002年世界经济初步回升为外向程度较高的深圳工业带来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工业生产进入第四季度出现加速增长趋势。出口导向型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持续在高位运行,占工业总产值比重不断提高。
2002年,全市国有工业企业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简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下同)完成不变价格工业总产值4221.28亿元,比上年增长24.2%。完成现行价格工业总产值3571.26亿元,其中,国有企业总产值54.29亿元,增长21.4%;集体企业12.39亿元,下降21.8%;股份合作企业3.95亿元,增长19.9%;股份制企业621.04亿元,增长13.3%;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2849.19亿元,增长27.8%。全年规模以上重工业总产值2351.39亿元,轻工业总产值1219.87亿元,分别增长23.1%和26.5%。产销衔接良好,全年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3549.20亿元,增长15.2%。
在工业总产值中,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产值2011.90亿元,比上年增长34.6%,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上年的50.9%提高到56.3%。出口产品产值2177.95亿元,占工业总产值比重61.0%,提高3.1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达1709.92亿元,其中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达954.48亿元,增长34.6%,占全部高新技术产品产值的比重55.8%。
工业经济效益有所提高。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23.13亿元,比上年增长14.8%。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达119881元,提高14.9%。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81.4%,提高12.3个百分点。
三、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扩大。2002年,全市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747.15亿元,比上年增长11.0%。其中,基本建设投资286.11亿元,增长0.6%;更新改造投资38.51亿元,增长13.6%;房地产开发投资355.44亿元,增长17.4%。
投资结构继续调整。基本建设完成工业投资105.51亿元,比上年增长27.6%,占基本建设投资的比重为36.9%,提高7.8个百分点。工业投资重点投向高新技术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占工业投资的比重达49.1%。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完成投资32.26亿元,下降15.2%。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完成投资7.88亿元,下降3.0%。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完成投资1.59亿元,下降62.1%。教育文化艺术及广播电视业完成投资16.47亿元,增长13.7%。全年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39.00亿元,下降9.4%,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18.6%。其中,竣工项目10项,完成投资22.90亿元。主要竣工项目有宝安区体育馆、市游泳跳水馆、城市广场、天时达双频手机、GSM/CDMA数字移动电话研发生产、冠日智能公用电话系统等。
四、国内外贸易
消费品市场销售持续畅旺。全市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89.59亿元,比上年增长13.2%。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547.21亿元,饮食业零售额134.24亿元,分别增长13.9%和11.5%。消费结构升级步伐加快,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增强。住房与汽车、通信及电子产品、假日及旅游、文娱体育教育等消费需求旺盛。其中家电音像、通讯器材、汽车销售额分别增长26.3%、16.5%和19.0%。批发零售贸易和饮食业全年完成增加值194.21亿元,增长13.1%。
进出口贸易保持良好增长态势,出口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872.3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7.1%。其中,出口总额465.57亿美元,增长24.2%;进口总额406.74亿美元,增长30.7%。深圳外贸出口总额连续十年位居全国大中城市榜首。2002年,受国际市场需求增加以及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等有利因素影响,全市外贸出口持续加速增长。进入第三季度,月度外贸出口连创历史新高。一季度月平均出口31.37亿美元,二季度为37.02亿美元,三季度为42.95亿美元,四季度为44.34亿美元。
出口市场多元化,对主要贸易伙伴的出口均大幅上升。全年深圳产品对香港的出口比上年增长36.6%(占出口总额的40.2%),对美国出口增长16.6%(占出口总额的24.7%),对欧盟出口增长20.0%(占出口总额的11.7%)。全年深圳远洋贸易出口额达124.50亿美元,增长58.8%。
出口产品结构及贸易方式优化,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迅猛增长。全市高新技术产品出口156.8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8.0%,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全市出口总额33.7%。一般贸易出口额55.70亿美元,增长36.3%,占全市出口总额的比重为12.0%,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三来一补″贸易出口额114.75亿美元,增长5.4%,占出口总额的比重为24.6%,下降4.4个百分点;进料加工贸易出口额261.83亿美元,增长28.9%,占出口总额的比重为56.2%,提高2.0个百分点;其他贸易出口额33.29亿美元,增长51.5%。
全年进口高于出口增幅6.5个百分点,进出口贸易顺差58.83亿美元,减少4.66亿美元。
2002年,深圳累计实际利用外资49.0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6.1%,总量创历史新高。其中外商直接投资31.91亿美元,增长23.2%,占实际利用外资的比重65.1%。全年签订利用外资合同2191项,协议利用外资51.86亿美元,分别增长17.8%和29.5%。全年共有17家世界500强跨国公司来深圳投资或增资,投资或增资总数达86家。外资进入服务业的步伐有所加快。
全年对外承包工程、劳务合作合同及设计咨询92项,比上年减少1578项;新签合同金额41371万美元,增长20.1%;完成营业额34568万美元,增长168.9%。
五、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全面进步。年末全市各级各类学校总数达1211所,比上年增加94所;毕业生13.60万人,招生数20.37万人,在校学生数73.72万人,分别比上年增长10.3%、7.1%和14.4%。年末全市有幼儿园634所,增加47所;在园儿童11.04万人,增长6.7%。有小学395所,增加18所;在校学生41.51万人,增长14.1%。有普通中学134所,增加27所;在校学生15.07万人,增长19.4%。学龄儿童入学率和小学毕业生升学率均保持在100%,初中毕业生升学率96.2%。全年在深办学的高等院校共招生15695人,增长33.1%;毕业生6004人,增长25.4%;在校学生39913人,增长34.8%。
科技队伍不断壮大,科研投入增加,科技研究与开发力度加大。年末全市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8.64万人(户籍人口口径),其中具有中级技术职称以上的专业技术人员8.40万人,分别比上年增长8.2%和6.6%。全年落实科技三项经费3.25亿元,增长10.0%。科技贷款9.70亿元,增长28.0%。共支持科技项目288个。到2002年累计认定高新技术企业442家,2002年认定高新技术项目287项,登记鉴定科技成果294项。全年受理专利申请7917件,增长31.2%。2002年,全球第二大软件供应商甲骨文公司在深圳设立研发中心,英特尔公司设立了应用及设计中心。
注:1.本公报所列统计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国内生产总值及各行业增加值、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全社会劳动生产率、工业总产值、农业总产值绝对数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台湾省、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统计数据未包括在本公报中。
(编辑 林帆)
上一篇:英特尔能在无线互联时代称王吗?
下一篇:斥资2亿 迈拓中国新厂明年完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