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台资企业缘何纷涌苏州

来源:产经网-中国电子报 作者: 时间:2003-12-02 22:06

     (华强电子世界网讯) 有人间天堂美誉的苏州市,是台资企业密集区,现有台资企业4400余家,占江苏省台资企业总数1/3强,累计利用台资230多亿美元,占江苏省 2/3强,吸引台资企业的形势可形象地概括为“日批三家企业、日进千万美元” 。
    
      近年来,到苏州投资的台商成倍递增,合同台资屡创新高。2000年,吸引台资突破20亿美元;2001 年,吸引台资突破40亿美元;2003年上半年,苏州市新批台资企业440余家,合同利用台资21亿美元。
    
      台资企业为何纷涌苏州,具有哪些特点,对经济有何影响,台资企业今后的发展趋势如何?笔者就此进行了深入探究。
    
      产业巨头带动配套企业落户
    
      苏州市作为加工制造基地,受到上海市场的辐射,土地、劳动力等制造业的投入成本具有优势。台商评估投资环境最佳的A级城市中,苏州市及其下辖的吴江市、昆山市榜上有名。
    
      近年来,到苏州市投资高新技术产业的台商日益增多。目前,台湾著名的电脑公司大多已在苏州落户,明基、蓝天、伦飞、广志、志合、仁达、台达、大同、全友等公司都在苏州设立了相应的电脑企业,生产电脑主机板、电脑整机、笔记本电脑、液晶显示器、扫描仪、手机等。苏州力捷电脑有限公司年产扫描仪约占世界市场的20%,国巨电子(中国 )有限公司生产的晶片电阻占世界市场总量的27%。
    
      一批台湾企业将其部分产业的发展重点逐步转移到江苏,投资建设上下游整合的项目。苏州市已成为台商投资密集地区,形成了生产协作配套齐全,基地化生产,研发、制造、销售同步发展的格局。
    
      台湾重要的电子企业和上市公司,如明基、华硕、国巨等都在苏州高新区落户,把苏州当作发展的重要基地。由于目标是祖国内地市场,台湾制造业往往是整个企业体系或者整个生产链的联动转移,所以与产业巨头相关的大量中小配套厂、零件供应商紧随其后落户苏州。1993年,明基电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刚落户苏州时,当初在台湾为明基配套的 14家中小企业为了生存也跟到吴江落户,现在吴江市已经形成了由明基电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30多家协作企业组成的完整代工群落。因为滚雪球效应,吴江如今聚集了一批大型电子企业。
    
      台商企业投资最密集的区域之一昆山市,目前,已有台湾排名前100 位的大企业鸿海电子等15家在此投资创办了53个项目,台湾上市公司中的耀宁电子等31家企业在昆山投资了46个项目。
    
      投资效益彰显推动增资扩产
    
      在苏州市的台资企业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台资企业投资正向大型化、集团化方向发展,大项目、大企业及上市公司成为投资的主体。目前,台湾百大富豪和上市公司在苏州投资兴办了249个项目,平均协议台资额超过2700万美元,投资额在1000万美元以上的台资项目有800多个。
    
      商务部公布的2002年中国进出口额最大的500家企业和出口额最大的 200强企业名单中,位于苏州高新区的台资企业名硕电脑(苏州)有限公司、明基电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分别以进出口总额23.67亿美元、14.6 8亿美元,名列全国进出口500强的第12位、第31位,并分列出口200强企业20位、 31位。
    
      苏州市台资企业的赢利能力普遍增强。调查表明,在已开业投产的台资企业中,80%的企业处于赢利或持平状态。由于企业经营状况良好,增强了在苏州投资台商的信心,台资企业纷纷增资扩产,实施长远发展规划。近年来,在苏州的台资企业每年的增资额均保持在8亿美元—10亿美元左右,增资已成为苏州市持续利用台资的重要支撑。
    
      电子信息产业链已形成
    
      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主的高科技产业,成为新一轮台商投资苏州的主体。
    
      “加入WTO后,到苏州投资的电子信息企业只会增不会减。”明基电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一位负责人说。
    
      苏州现有台资电子信息类企业近千家,合同台资80多亿美元,台湾前 20家最大的电子公司中已有16家落户苏州,其中包括全球电阻企业排名第三的国巨电子,台湾科技百强企业中已有33家在苏州投资,台湾10大笔记本电脑厂商中的9家落户苏州,以台湾电子龙头企业为主,研发、制造、销售同步发展的格局已经形成。
    
      在苏州,台资企业生产的集成电路、新型电子元器件、电子材料、计算机及外部设备、通信类及数字化视听产品等,都形成了规模化生产优势。台资电子信息企业的就地采购比重也逐步加大,如在昆山,台式电脑的组装95%以上的零部件可在当地自足供应,生产的横向、纵向分工已建构完成。
    
      电源供应器、键盘、鼠标器、机壳,是台商投资的4大类产品,在祖国大陆的台资企业产量大多超过台湾母公司。
    
      由于台商不约而同地选择同一地区设厂,逐渐形成制造“专区”。例如笔记本电脑厂,除了广达选择上海的松江、华宇选择苏州的吴江外,仁宝、大众、伦飞等都在昆山加工出口区设厂。
    
      苏州市一跃而成为世界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制造基地,原因之一是地域优势,苏州占据铁路要道,傍倚黄金水道,是一个既可出口又可进军腹地市场的“要塞”。而80公里以外的上海,更是决定了苏州的战略地位。背靠上海这棵大树,苏州凭借高起点的规划、细致的亲商服务、强大的配套能力,赢得了众多电子信息企业的青睐。
    
      政府营造优良的投资环境
    
      苏州市台资企业迅猛发展得益于优良的投资环境。为了让更多台商放心到苏州投资兴业,苏州市政府积极营造亲商、安商、富商的环境,经营环境公开透明、公平合理。工商、税务、海关、商检、金融等各部门为台商提供优质、高效、低成本、全天候的服务,规范市场经济秩序。苏州市现有昆山工业园区、苏州工业园区、苏州高新区3个出口加工区,开放型经济有了充足的载体。苏州高新区以诚信服务、高效率为本,在全国开发区中较早推行法制化管理,制定了100 多个规范性文件,将收费种类减少至10项,是全国收费种类最少、额度最低的开发区之一。2003年6月,苏州高新区行政服务中心正式运行,办事效率进一步提高。
    
      电子信息业界有个著名的数字叫“955”,即要求95%的产品从拿到订单开始,到送达世界各地的客户手中为止,不超过5天时间。美国的戴尔落户昆山时,甚至提出“983”的要求。这种令人惊诧的速度,无形中提升了苏州各个开发区的投资环境。就在许多地方还在强调“开发区七通一平”、“改善行政效率”的时候,苏州已经设立了出口加工区,运行了电子商务平台,试行了电子报关系统……苏州人戏称,不要“一流”,但求 “三流”——信息流、资金流、物流,形成与国际接轨的投资贸易环境。
    
      名硕电脑(苏州)有限公司总经理李祖尧深有感触地说:“名硕电脑( 苏州)有限公司在苏州高新区建有5家工厂,员工从1999年建厂时的302名增至现在的2万余名,1999年进出口额仅几千万美元,2002年进出口额猛增至23.7亿美元。政府的优质高效服务是公司快速成长的原因。”
    
    

(编辑 孜勖)

    
    
    

相关文章

资讯排行榜

  • 每日排行
  • 每周排行
  • 每月排行

华强资讯微信号

关注方法:
· 使用微信扫一扫二维码
· 搜索微信号:华强微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