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收意识薄弱 废旧电池无人问津
来源:华强电子世界网 作者: 时间:2004-01-07 17:12
(华强电子世界网独家报道) 电子行业的环保问题提到日程上后,垃圾电子的回收问题也开实行“责任制”,即谁生产谁负责再回收。而关于废旧电池的再回收的规定,在第25届全国物理化学电源学术年会上也展开了讨论,规定不久的将来,生产制造、进口电池的厂商将要在电池上贴上电池回收种类,标明其有害成分,销售电池的经销商要设立回收设施,消费者可以拒绝购买无正确标识的电池产品。
但废旧电池再回收的理念在现货市场并未贯彻到实处。对于电池市场,更多的是关注销售,而非回收。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由于大部分经销商都是代理某个品牌,在供货渠道稳定的前提下,可以做到“零库存”。而零库存一方面降低了成本费用,另一方面也卸掉了废旧电池再回收的担子。经销商称,由于他只是代理商,即使电池需要回收,他只是作为中间渠道,将废旧电池转给原供应商或生产商。而就目前而言,下游采购商对废旧电池召回制的概念并不敏感,现货市场经销商更不可能主动要求采购商将废旧电池回收过来。
由于电池市场无二手市场,经销商的库存电池一旦积压时间过长,都会通过减价甩卖的方式迅速脱手,废旧电池在中间渠道的生存空间并不大。一般情况下,经销商对如何处理废旧电池回收的问题并不在意。
废旧电池同样作为废旧电子,现货市场却远不如废旧芯片吃香。废旧芯片再回收时,可卖到10-15元一斤,但废旧电池却遭遇着无人问津的尴尬。而咎其原因,并非含“金”量不高,而是回收后处理工作复杂,切涉及面广,现货市场中小型经销商无实力、无精力去完成这项“社会性”的工作,因此,大部分废旧电池依然采取丢弃的处理方法。
但回收工作若能落实到实处,废旧电池也可创造大量的利润。专家介绍,建一个废旧电池厂虽需800万元左右,但其收益却是十分可观,不仅可以享受国家对环保企业的税费优惠,同时只要每天能保证10万节电池处理量,就可盈利1.5-2万元。但实际上,目前不仅是经销商回收意识薄弱,相关健全体系在我国都尚未完全建立,废旧电池处理依旧是个难题。
上一篇:旺季背后的“进退两难”
下一篇:300万像素用传感器国内稀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