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尔是不是应该学学IBM
来源:eNet硅谷动力 作者: 时间:2005-10-25 18:21
(华强电子世界网讯) 10月25日,“2005IBM整合实战论坛”在京开幕。据悉,在论坛上IBM将以“整合”的理念为指引,向用户推广成套的专业IT服务,而不是一个个单独的产品。这正是IBM转型后的特色所在。始于2002年的这场围绕“On Demand”进行的战略转变,使得IBM由一个硬件生产商成功过渡为一个IT服务商。这也恰恰是IBM在转型后得以保持业内领先地位的基础。
反观今年年初进行了结构重组的英特尔,却在转型之路上步履蹒跚。援引《硅谷动力》的报道,近日英特尔首席执行官欧特里尼表示将会继续固守低端芯片组领域。这一表示中止了外界关于英特尔将推出低端芯片组生产的猜测,却并没有打消人们心中的疑虑——固守已有版图是否是英特尔明智的选择?
事实上,英特尔的固执并不仅仅体现在低端芯片组领域,对于自有主板市场这块显而易见的”鸡肋“,英特尔也是“不离不弃”。2005年以来,关于英特尔有意推出主板市场的传闻一直不断。今年8月,一则关于台湾鸿海即将接手英特尔主板售后服务的消息更是被多家IT资讯网站广为转载。然而,英特尔还是和这次一样,执意要把“鸡肋”留在自己的碗中。
英特尔的“坚持”,让人不禁质疑这些鸡肋还剩下多少肉呢?低端芯片组领域的低利润是众所周知的。但是,主板市场利润的稀薄程度可能有过之而无不及。由于主板生产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市场越发趋于微利化,竞争也更加残酷。英特尔对于主板市场并不专一的耕耘远远不能保证其的成功。英特尔主板虽然有品牌号召力、兼容性等多重优势在手,但面对华硕、微星等拥有成熟品牌和优质产品的竞争对手还是不免处在了下风。无论在全球市场,还是在中国大陆市场,英特尔主板始终没能够进入一线主板厂商的阵营。
业绩如此惨淡,英特尔为什么却不考虑退出呢?欧特里尼解释英特尔固守低端芯片组的原因时表示,英特尔要做“覆盖高中低端的芯片供应商”。这段体现的正是英特尔的野心——以处理器为核心,垄断包括芯片组、主板等一系列的相关领域;这也恰恰英特尔为“鸡肋”而执着的原因。但是野心是要付出代价的……
无法过度的扩张使得英特尔难以把精力集中于核心的处理器生产领域,而这恰恰给了竞争对手AMD以可趁之机。很难说,AMD目前在双核处理器领域领先优势的获得和英特尔的“三心二意”没有关系。
当然,英特尔也意识到了自身的问题所在,并且于今年1月组织结构重组之后,成立了移动、数字企业、数字家庭、数字保健和渠道产品五大事业部。分析人士认为,这一调整,预示了英特尔从侧重于产品与技术转到侧重于应用的转变趋势。之后,英特尔在市场上的一系列运作也证实了分析人士的这一预测。
以娱乐为外衣,以应用为导向,英特尔正在通过转型跨越“书房与客厅”之间的距离;寻求摩尔定律之外的利润增长模式。今年8月,英特尔公布针对娱乐型PC的Vii品牌详情。基于英特尔Viiv技术的个人电脑由最新的双核心英特尔处理器驱动,并内含多项创新技术,让使用者能够存取最新的在线音乐,电影,游戏,照片服务等等。更让家庭用户贴心的是,基于英特尔Viiv技术的个人电脑拥有迷你时尚的外观设计,可以设计成DVD播放机的模样,或是最新最酷的塔式桌上电脑,而且所有的操作系统只需轻按几下遥控器就能完成。而在英特尔9月新一辑的广告中,梁朝伟、Seal、欧文等大多数中国人耳熟能详的娱乐、时尚的元素取代了原先冷冰冰的小蓝人形象……
没有人否认英特尔转型方向的正确。但是英特尔的转型应该更加果断,应该更加勇敢地对过去的做法说不。然而,从英特尔近期固守“鸡肋”业务的表现来看,英特尔的傲慢与偏见制约了它的转型之路。英特尔过于迷信其作为全球首屈一指处理器厂商的号召力,过于沉湎于WinTel联盟的领导能力,而忽略了自身发展中的暗流……
如果说,作为执业界牛耳而导致的傲慢与偏见导致了英特尔转型过程中的迷惘,那么丢失了领先宝座的IBM反而因祸得福,少了些成功光环的压力,却多了几分转变的决心。所以IBM才得以在一个相对低调的环境中完成了转型。
在英特尔和微软先后把持了硬件和软件的头把交椅之后,很多人都认为蓝色巨人将就此一蹶不振。然而IBM却看到了硬件与软件的衔接点——服务。这一理念直接引导了IBM开启了“On Demand”时代。曾经有人戏称“On Demand”时代的IBM为“IBM.服务”。从用户需求而非技术发展规划出发的产品计划大大贴近了IBM与用户,特别是行业用户的关系。同时,对于流程的整合掌控也在很大程度上发挥了其巨大的技术储备,抵消了WinTel联盟的平台优势。
英特尔并非不懂“转型之道”,扔掉那些利润微薄甚至亏损的业务,集中精力做好自己的强势业务,这是英特尔一直保持高速成长的重要原因之一。。1985年,英特尔退出内存市场,专攻微处理器,实现了伟大的战略转型;之后,英特尔又断然放弃独立显卡业务,也是扬长避短的是上策。英特尔现在在转型中的困惑正如上文所说,始于其高高在上地位带来的“傲慢与偏见”。
所以,英特尔应该多学学IBM——这并非要求英特尔必须要像IBM那样经历从行业领先地位摔落的惨痛经历,而是要求英特尔学会IBM转型过程中的那份执着。转型过程中难免要对过去的做法进行否定,而这对于英特尔之类的成功厂商是尤其困难的。但是,正如IBM大中华区董事长周伟焜在谈及IBM转型时所说“不能因为缅怀过去而不做你该做的事情”,英特尔必须跨出否定过去一些做法这步,才能在转型之路上有所作为。
回顾2005年的IT业界,“并购”、“扩张”的声音不绝于耳。然而,当IT巨头们在欣赏着一个个如同超新星爆炸般绚烂的并购案时,有没有认真地考虑过四处扩张的IT帝国究竟将走向何方?识“进退”者方为IT业界俊杰,英特尔应该多学学IBM。
电话:0755-83687741 E-mail:hfq2001@hqe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