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l Inside由PC延伸至手机意欲何为
来源:《中国计算机报》 作者: 时间:2003-02-24 21:25
(华强电子世界网讯) 2月13日,英特尔公司推出了手机芯片PXA800F。这是因为,这个芯片巨人并不甘心局限于传统计算产业的这片天空,他要走出去,把优势向新的方向拓展。就这样,通信业成为了英特尔发展计划书中的下一个目标。
2003年2月13日,对于手机供应商们来说,也许是个不平凡的日子。这一天,数据芯片巨人英特尔公司对外宣布:人们期待已久的,全球首款集合了计算、通信和存储功能于一身的手机芯片PXA800F诞生了。
在PXA800F产品发布会上,英特尔公司全球副总裁兼亚太区总裁陈俊圣手持PXA800F手机芯片晶圆,向人们描绘着手机产业有可能像PC一样进入标准化时代的美妙未来。
该消息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这不仅因为,由此人们追求的体积更小、功耗更低、性能更高的手机有了再一次快速发展的可能,更因为这意味着,从此手机有可能像PC一样进入标准化时代,“Intel Inside”的标志由此可能从PC领域延伸至手机。
毋庸置疑,英特尔稳坐数据芯片业的头把交椅。1月14日,英特尔公布了它在2002年的业绩,其全年的营业额为268亿美元,与上年度的265亿美元相比,增加了1%;纯利润为31亿美元,比上年的13亿美元增加了141%。
面对每年都保持稳步增长的数据芯片业绩,英特尔并不满足,或者说,这个芯片巨人并不甘心局限于传统计算产业的这片天空,他要走出去把优势向新的方向拓展。于是,通信业成为了英特尔发展计划书中的下一个目标。
2000年下半年,英特尔就明确了要把“通信和数据融合”,提出了四大架构的发展蓝图,除了他驾轻就熟的PC与服务器领域(IA-32和IA-64)外,他又把目标锁定在了全新的网络通信与移动通信领域(IXA与PCA)。英特尔决心在新的IT大潮中,乘着这两驾马车,乘风破浪,勇往直前。
不过,面对全新的领域,英特尔并没有一味地往前冲,他清醒地意识到,只有将数据业的优势有效地向通信业进行渗透和延伸,才是明智之举。正如英特尔公司中国区总经理杨旭所说的:“英特尔不会去做自己不擅长的部分,数据与通信业务的融合点才是英特尔的用武之地。”因此,“三合一”手机芯片PXA800F的目标市场准确地锁定在售价为100-250美元,具有彩信、MP3、拍照、蓝牙等多媒体功能,面向GSM/GPRS的2.5G主流手机。
PXA800F的正式代码是Manitoba。它之所以能实现“三合一”功能,集计算、通信、存储三种功能于一身,所依靠的就是所谓的单芯片无线互联网技术(Wireless-Internet-on-a-Chip),有了它,PXA800F才能做到体积更小——整体尺寸只有12mm×12mm×1.2mm,比一个指甲盖还小;性能更高——采用0.13微米工艺,集成了主频为312MHz的XScale处理器、4MB集成闪存(on-chip Flash Memory)以及512KB的SRAM(静态闪存)。
出“三合一”芯片一直是英特尔进军手机芯片领域的梦。早在一年以前,英特尔就提出了这种单芯片的框架,其最近的前身是采用了堆叠技术、集成了计算与存储功能的PXA200系列应用处理器,大约半年后,这种真正的“三合一”产品终于出炉了。因为英特尔知道,尽管目前在通信半导体全球最大的供应商的排名中,英特尔与德州仪器(TI)、摩托罗拉并列前三位,但是他心里明白,其前三位成绩主要是靠其供货额的无线闪存来支撑的,如果单论手机芯片供货商,更多的人会脱口而出另外两个名字,或者其他更小的品牌,例如科胜讯、飞利浦……因此,要打破这个局面,英特尔必须拿出自己的“绝活”来,“三合一”手机芯片就是英特尔进军这个领域亮出的第一张王牌。
尽管英特尔的这张王牌的确够厉害、够精彩,技术绝对领先,但是,截至目前,它引来的第一批关注者还是有限,那些业内巨头对此的关注程度并没有人们想像中的那么高。
很多人发现,在英特尔该款手机芯片的发布仪式上,在嘉宾席中,尽管高朋满座,但是,来捧场的好像只有宁波波导、北京首信、中电赛龙、联想、TCL等国内手机厂商,至于摩托罗拉、诺基亚、爱立信、西门子等一线手机厂商则几乎全部缺席。对此,英特尔的解释是:我们的架构是开放式的,对于每个合作伙伴都有同样的机会,目前我们与诸多国内厂商已经达成了合作意向,至于与那些国际手机巨头们的合作,请大家静候佳音。
其实仔细想想,你就会发现,即使是国内的手机厂商,也不是“一个都不少”,例如像厦新这样国内的主流手机厂商就不在其列。
在记者随后采访厦新手机营销部的负责人时,他告诉记者:作为手机供应商,对于英特尔的此次大动作,他们有所耳闻,但是目前,他们并没有与英特尔就此展开任何合作。对于同行们与英特尔达成合作计划的消息他表示关注,但是,他们不会因此而盲目跟风。他分析说,目前国内可选择的手机芯片供应商很多,例如朗讯、德州仪器,还有摩托罗拉等等。基于2.5G的技术,目前属于普及方案,几乎各家都有。况且他觉得,随着手机多媒体功能的日益升温,体积更小不再成为用户追求、厂商推崇的主要目标,而功能的多样化和外观的新颖性才是厂商与用户们的焦点。不过,他还是表示,英特尔的加盟,还是会给国内的手机生产商们“多了一种选择”。
同时,记者随机采访了摩托罗拉半导体部门的新闻发言人,由于某种原因,最终这次采访没能完成。但是记者还是有所收获,当被问起这件事是否受到关注时,这位新闻发言人的回答是:对于这样一个颇有实力的同行发出的动作,他们“当然关注”。但是,记者却发现,对此事的细节,他并不十分了解。
月19日,从法国3GSM全球大会传来的最新消息显示:基于英特尔XScale技术的下一代手机处理器引来了新的国际厂商的瞩目,不过,他们依然是手机中的小厂商——日本的日立、韩国的Maxon以及一家叫做“神基科技”的手机制造商。
其实,这件事之所以引起业界的广泛关注,主要原因是由此给人们带来了思考:英特尔的这个动作是否会最终导致手机产业的重新洗牌?对手机芯片供应商的影响,英特尔是否有机会成为移动通信领域中的老大?
对于英特尔的这个动作,反应最强烈的恐怕就是德州仪器了。据赛迪网消息说,在英特尔公布了该项技术后的第二天,德州仪器就跳出来声称:“我们远远领先于英特尔公司。”
德州仪器表示,他们同样推崇单芯片的手机技术,并且早在2001年底,就公布了该项技术的研制计划。对应于英特尔的PXA800F,他们推出了同样集成DSP(数字信号处理器)、SDRAM内存和微处理器的集成芯片OMAP,而且这种芯片还将增加无线电接收功能和模拟组件等新型应用,基于这种新产品的手机将在明年面世,届时,它将与PXA800F一争高低。
其次是对手机厂商们的影响。有人预测,英特尔的这个动作,尤其可能会先影响国内手机市场占有量的排名。众所周知,经过两年多的发展,国内手机厂商们目前已经初战告捷。
来自信息产业部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运行司的最新报告表明,无论是在产量还是销售量方面,国产手机的份额正在不断提高。2001年底,国产手机的产量所占市场份额是12%,截至2002年12月,该比例已经上升到22.7%;其销售量也由前年的11.9%上升到去年的21.66%。其中,波导和TCL还共同打进市场产销队伍的前十名。但是,这份报告同样指出了目前国内手机厂商们共同的软肋——缺乏自有的核心技术。报告指出,在GSM手机方面,虽然国产手机已经从简单的“贴牌”生产转向了核心技术的研发层面,但是,目前,其总体技术水平仍远远落后于外资企业。尤其是在例如基带芯片、射频芯片、核心软件等方面,核心技术还是掌握在别人手里。
于是,有人认为,英特尔的这次出手,很可能是国产手机厂商们获得核心技术、迅速腾飞的一个契机,因为英特尔在PC领域成功推行的标准化与开放性,恰恰是国产手机厂商们梦寐以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