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芯国际上市:投资者心中挥之不去的苦涩
来源:ChinaByte 作者: 时间:2004-05-21 17:10
(华强电子世界网讯) 5月20日消息 近期,中国科技公司走马灯似地到海外上市,让人眼花缭乱。要对这些公司进行一番仔细的考察,着实是一项繁重的任务,然而,不幸的是我至今还没有从中发现哪怕一点点的闪光点。盛大已经开始发馊,灵通下个季度也不会好到那儿去,而现在真正让投资者的腰包不断瘪下去的,恐怕非中芯国际(SMIC)莫属了。
中芯国际2004年3月份进行首次公开发行,发行价每股15美元,总共募集资金10亿美元。然而股价从发行之日起就开始跌落,上周五(5月14日)以10.99美元每股收盘。
中芯国际是全球最大的半导体晶圆生产基地之一,也意味着它生产的产品能够满足客户的设计要求。摩托罗拉是SMIC的股东之一,目前控股8%。
上市伊始,中国国内消费者对这个公司颇为陌生,牌子听起来没有新浪和搜狐那么响当当的。中国的绝大多数电脑用户也没听说过中芯国际这个名字,部分的原因可能是中芯国际主要从事的是
B2B(企业间)交易,但不管芯片上贴着谁的牌子,最终满足的还是终端电脑用户的需求。终端用户没有理由选择一个由中芯国际生产,但却贴着其它品牌的芯片。
但是你能说因为它只是为一些大品牌厂商进行代工生产就不需要品牌吗?如果一家公司没有自己的品牌,那么它的产品就只能是日用品,竞争的唯一途径是杀价。如果拥有足够的实力甚至能控制价格保持赢利的话那也未尝不可,然而中芯国际能吗?
仅在中国市场上,和中芯国际生产同类产品的竞争者就有许多,比如台积电、新加坡特许半导体、联华电子、甚至IBM。
中芯国际的股票发行使投资者都如同罩上了一团迷雾,光股票类型就分7个等级,还不包括给公司高管们提供的担保。这样复杂的区分也可能是出于一种行业惯例,即在公开上次之前让公司以前的投资者得到一定的利益。但结果却弄成一团糟,估计连中芯国际的首席执行官也不明白每一类股票的意义,更别说局外的投资者呢。
中芯国际有可能会成为股民财富最大的消耗者。2003年公司的资本支出高达5亿美元,但至今也没有收回的迹象。芯片制造行业变幻莫测,说不定那一天这些投资会变得一文不值。因此,尽管中芯国际的资产报告中把资本支出也列包括在内,然而这部分很有可能会化为无有。
稍作回顾可以发现,中芯国际的过去都是赚钱的历史,2002年赔得最多,达1亿美元之多。然而更让人匪夷所思的是,当公司准备于2004年第一季度公开上市时,居然变戏法地打出了第一季度赢利2700万美元的招牌。但即便如此,一个资产达到30亿美元的公司算起来其资本赢利率也不过3%,这样还不如存到银行收取孳息呢,况且风险又很小。
中芯国际唯一可以称道的是它的规模,高明的包装者把分散在中国各地的互不相干的工厂归拢到一起,创造了一个只是法律意义上的集团,这样的公司要参与竞争趋于白热化的芯片制造领域,其结果可想而知。随着更多的国外竞争者进入中国,中芯国际未来的路将会如何呢,我们将拭目以待。
电话:0755-83687741 E-mail:hfq2001@hqe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