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年大中华圈半导体供货金额比上年增长12%达到663亿美元
来源: 作者: 时间:2007-07-24 18:44
美国iSuppli发布了包含中国大陆、香港和台湾在内的“大中华地区(Greater China)”半导体市场的调查结果(发布资料)。2006年大中华地区半导体供货金额比上年增长11.8%、达663亿美元。含香港和大陆的中国市场半导体供货金额比上年增长15.8%、达448亿美元,台湾市场的供货金额同比增长4.2%、达215亿美元。iSuppli分析指出,大中华地区之所以增长了2位数是因为中国大陆市场实现了大幅增长。另一方面,台湾市场上,台湾的ODM(Original Design Manufacturers)厂商把生产转移到中国大陆,供货金额较前持平。
大中华地区市场上 德州仪器、海力士半导体和超威半导体实现增长
从06年大中华地区市场上不同厂商地供货金额来看,美国英特尔供货金额为84亿400万美元,位居榜首。不过,与上年相比减少了8.1%。第二位是美国德州仪器(TI),其供货金额是英特尔的一半左右、为44亿800万美元。德州仪器的供货金额受手机方面的部分大客户在大中华地区扩大生产的影响,比上年增长32.2%。第三位是韩国海力士半导体,由于内存业务的大幅增长,供货金额同比增长59.9%、达34亿7500万美元。位居第四的韩国三星供货金额同比减少2.5%、为34亿5400万美元。分别位居第五、第六的意法合资的意法半导体和东芝均同比增长10%左右。供货金额分别为29亿2700万美元、24亿9600万美元。第七位是荷兰NXP半导体,受重组的影响,供货金额同比减少1.3%、为23亿2000万美元。第九位是美国超威半导体(AMD),由于收购了加拿大ATI科技,供货金额比上年增长了144%,为17亿8400万美元。位居第十的美国高通公司供货金额为14亿6200万美元。由于CDMA移动通信业务的增长缓慢,所以供货金额与去年相比仅增长了19%。
在含香港和大陆的中国市场上,英特尔供货金额比上年减少13%
从含香港和大陆的中国市场上不同厂商的供货金额来看,与大中华地区一样,居首位的是英特尔。虽然该公司继上年之后再次居首,但由于同超威半导体的竞争更加激烈,所以供货金额比上年减少13.3%。德州仪器连续三年保持第二。生产线的产能和正确的销售战略是保持良好的主要原因。第三位是海力士半导体,其DRAM产品的供货情况良好。位居第四、第五、第八的意法半导体、东芝和美国飞思卡尔半导体的供货金额均比上年增长15%左右。位居第六、第七的三星和NXP半导体的市场份额都减少了。第十位的超威半导体供货金额比上年增长了116.6%。
台湾市场主要面向数据处理领域
台湾市场上半导体厂商供货金额的排名与含香港和大陆的市场上的排名不同。含香港在内的中国市场的主要产品是面向家电和无线设备领域的,而台湾市场上面向数据处理系统的设计和生产占很大的比例。拥有微处理器、DRAM与显卡等产品群的英特尔、三星、台湾力晶半导体、海力士半导体、美国NVIDIA、超威半导体等公司都进入前十强。德州仪器、意法半导体与NXP半导体能进入前十强是因为其模拟产品与功率相关产品对数据处理是不可缺少的。第七位的美国Broadcom由于其数据通信产品格外畅销,所以进入了前十名。
下一篇:PND拓宽汽车导航仪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