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LED更难普及 OLED发展为何举步维艰
来源:LED芯片网 作者:—— 时间:2010-04-19 08:50
尺寸瓶颈难突破,OLED发展进度慢
尽管在手机和数字媒体播放器等小型电子设备市场俨然成为了高端技术象征,但是在大尺寸显示领域,OLED仍旧发展缓慢甚至滞后。就在2010年3月底,日本索尼公司宣布停止在日本市场供应OLED电视,原因是该类产品在市场出现滞销。索尼是推出OLED彩电的先锋公司,它此时的转身当即引起业界广泛关注。
其实在大尺寸市场上也只有索尼11英寸和LG15英寸的OLED电视量产销售,不仅产量极少,而且制造商认为这款产品使公司收益受损。三星尽管在OLED面板销量可观,但也是局限于手机产品的小尺寸市场。那么,为什么OLED这些年一直局限于小尺寸屏幕应用领域而无法做大呢?
在开发OLED技术方面,各大厂商不甘落后,纷纷投入OLED面板的研发和制造。日本三家电子大厂松下电器、佳能和日立还宣布组成策略联盟,合资发展OLED面板业务。截止到目前,三星几款大尺寸的OLED电视在展会频频亮相,LG已经拥有了柔性显示技术,松下也热衷于对电视级尺寸大小的OLED的研究。纵使如此,OLED电视产品的上市量产仍迟迟不见动静。
韩系企业野心大 或将上马5代线
根据UBIndustryResearch调查,三星的OLED销售额在2009年已占到全球市场份额的73%。目前,三星旗下的SMD公司拥有全球最大的OLED面板生产线。从今年上半开始,三星将投资13亿美元大规模兴建5代线,用于生产中大尺寸电视用面板,逐渐将其OLED的市场用途从手机过渡到电视应用上。
不过,三星公司高管去年3月曾在一个公开场合表示,因面临诸多技术和生产成本方面的问题,所以OLED至少需要4到5年时间才会进入主流电视市场。
经营规模连SMD的1%都不到的LG集团,在三星的强大压力下,也不得不重新整合旗下LG电子、LGDisplay和LG化学三大子公司,共同投资OLED事业部。LG首先收购了上世纪七十年代率先开发出此技术的柯达公司旗下超薄OLED屏幕技术研发业务。随后在今年3月开始采购生产设备,准备建设5代线,投入电视机应用领域。
目前看来,三星与LG在加大对中大尺寸OLED产品的研发和布局上铆足了劲,它们分别计划于2010年5月和2011年推出OLED笔记型电脑及电视。
客观看待新技术,OLED优缺点皆鲜明
OLED显示技术主要依据驱动方式不同分类,分为无源驱动OLED(PM-OLED)和有源驱动OLED(AM-OLED)两种。与PM-OLED相比,AM-OLED具有更多的优势:AM-OLED采用制备有TFT(薄膜晶体管)图形的背板作为显示基板,因此可以获得更大的显示容量、更优的显示质量、更长的寿命,从而可以实现OLED电视显示。
与目前市面上主流液晶相比,OLED具有多方面优点:首先,OLED可以自身发光,并且只有需要点亮的单元才会通电,而液晶则需要灯管作为背光源,所以OLED比液晶亮度更高,对比度更大,色彩效果更加丰富,同时由于不需要大量灯管作为背光源,因此OLED电压更低,更加节能;其次,OLED的组成为固态结构,没有液体物质,从而抗震性能更好,不怕摔;响应时间是液晶电视的千分之一,显示运动画面绝对不会有拖影的现象;并且它几乎没有可视角度的问题,即使在很大的视角下观看,画面仍然不失真。
不过OLED的缺点也足够致命,投产大尺寸OLED面板时的极低良品率(还不到30%)导致其高昂的制造成本,而LCD面板却可以达到99%以上。
此外,寿命短也是OLED技术面临的问题。DisplaySearch曾经指出,OLED电视的寿命仅仅为两万小时左右,与LCD和LED相比寿命要短很多,而要达到产业化要求,至少需要5万小时,这种技术上的障碍一定程度上阻止了OLED电视的产业化步伐。东芝公司称其2009年推出30英寸OLED的方案使公司去年12月份收益受损,这使得公司对该业务进行了重新定位,未来将主攻手机等小尺寸显示屏。
由此看来,OLED确实走到了发展瓶颈期。这从2010年各厂商在LED之后纷纷投向3D就可见一斑。今后OLED是否会突破瓶颈给平板电视产业一个新的方向,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