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设备软件开发新主张:模型驱动

来源:电子工程世界 作者:—— 时间:2010-05-31 10:54

追踪需求到模型元件的第一步是将文本需求与建模环境相关起来。模型内的一个需求元件储存需求,并保持除其它相关信息如需求ID、优先级、安全完整性级别及风险等之外的描述需求的文本。对能储存的数据类型没有限制。需求和模型之间保持同步化,从而任何一方的更改都能反映到另一方。从需求到满足这些需求的模型元件的可追踪性能在模型内表述出来。凭借这些信息,能生成需求覆盖报告或进行设计改变的影响分析。例如,能生成一个UML资料,定义了故障树分析图表。模型内还能进行安全性和风险分析。图2展示了故障如何被追踪到与故障相关的设计要求。可进行更进一步的模型信息分析来说明覆盖鸿沟。

图2:关系追踪需求到满足设计要求的模型元件。

与代码和模型协同工作

  医疗设备制造商已经校验并测试了现有设备中采用可被未来设备使用的软件。该软件可被引入到建模环境内。UML代码图能被自动创建,以显示代码现有的结构、架构和行为。结果是对现有代码的文档编制更好,有助于新开发商或其他股东获得更容易理解的针对特定目的的代码。

  一旦在模型中被描述,到设计要求的可追踪性能被添加到现有代码内,可被用于协助创建模型内已开发的新特性。例如,一个新型用户接口可能为输液泵而创建,但现有传送药物给病人的代码应该被重复使用。用户接口代码简单地引用现有代码,两者之间的关系就随之在模型内建立。

  作为设计流程,更多细节和行为被添加进改模型。UML提供了指定模型内全部应用的设备,详细的目标级代码也被纳入模型。面向设备的代码能直接由模型生成。这有助于创建模型内从代码到设计的可追踪性。模型内也包含了设计要求,因此由需求到实现代码获得可追踪性(见图3)。有可能直接在代码内包含需求信息作为对需求、设计和实现之间更进一步可追踪性的评估。

图3:从模型生成的代码可由设计追踪到实现。

资讯排行榜

  • 每日排行
  • 每周排行
  • 每月排行

华强资讯微信号

关注方法:
· 使用微信扫一扫二维码
· 搜索微信号:华强微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