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鹏:国内LED品牌受制于国外专利

来源:LED环球在线 作者:—— 时间:2010-07-26 11:32

        经过近两年时间的发展,国内的LED照明企业数量剧增,“数量有3000~4000家,稍有规模的知名度企业有50余家”,中国港丰集团公司董事长梁启鹏对记者说。

    “品牌”意识觉醒

    在梁启鹏看来,现在国内LED产业已经发展到“品牌”意识觉醒的阶段。梁启鹏主打的LED品牌“托维”正在借力世博展示“优质制造商”的形象。

    值得注意的是,日前在广州举办的国际照明展上,LED企业倾巢而出,成为整个展会最大的亮点,美的、TCL、佛山照明,无不希望快速切入市场、树立专业照明品牌形象。

    来自中国照明协会的数据显示,在LED产业链中,外延片和芯片占70%的利润,而LED封装和应用则只占30%左右的利润。这也就是说如果不实现上游的突破,国产企业只能在30%的利润当中分得一小杯羹。

    国产化降低30%成本

    “如果LED芯片实现国产化,成本将降低30%”,梁启鹏说,不仅民用LED照明会进入大规模的普及阶段,本土LED企业受制于美国、日本和德国等专利的情况也将大为改观。

    可喜的是,国产企业LED照明投资的“上游化”冲动已经越来越明显。

    同方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王良海透露,同方未来三年在LED光电产业的投资规模将高达30亿元,主要集中在芯片领域,力争成为全国最大、全球前三的芯片供应商。

    另据了解,今年1月,三安光电豪掷120亿元建立了LED基地;士兰微拟定向增发募资不超过6亿元,用于高亮度LED芯片生产线项目的扩产及补充流动资金。

    刘定林:事实上,很多地方的路灯处都面临一个很大的问题:管理非常粗放。以至于不能算出具体每条路用电多少,当然也就不能计算出节能多少。它是几条路一把闸,分不出具体哪条路用了多少。因此,我们要找一家投资公司来做这些事,也就是把合同能源管理(EMC)模式变成“建设-移交”(BT)模式。由政府出面当保,把EMC变成了BT模式,这样推动起来可能会比较快一些。

    目前我们正在跟投资公司洽谈,把绵阳这个示范做好了,然后在四川选了几个地方再做示范,来做推广。此外,我们还会采用赠送示范的办法,比如跟四川内江签订了2500千万的LED亮化合同,我们就会送它100万的LED路灯。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绵阳有很好的条件,灾后重建从设计开始就是LED路灯,现在绵阳市的二环路从设计开始也是LED路灯,直接纳入到预算中去。九洲一定会利用这个条件把LED路灯做到一定的规模。

相关文章

资讯排行榜

  • 每日排行
  • 每周排行
  • 每月排行

华强资讯微信号

关注方法:
· 使用微信扫一扫二维码
· 搜索微信号:华强微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