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电容器 替代效应显现产业化启动在即

来源:中国电子报 作者:—— 时间:2010-09-03 10:06

 锂离子电容器(LIC)是一种在新世纪推出的能量密度大大超过双电层电容器(EDLC)的新型电源元件,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锂离子电容器在设计上采用了双电层电容器的原理,在构造上采用了锂离子充电电池(LIB)的负极材料与双电层电容器的正极材料的组合,同时又在负极添加了锂离子,从而大大提高了电容器的能量密度。全球锂离子电容器的研制工作始于21世纪初,2005年实现产品化,2008年进入量产化,旭化成电子、ACT、NEC、JMEnergy、太阳诱电等多家公司都在开发锂离子电容器产品。预计2013年可形成规模化,2020年可普及应用。

  逐步走向实用

  ?预计2010年~2011年锂离子电容器可正式产业化。

  ?锂离子电容器正在一些特殊领域如风力发电、路灯电池以及发电和工业设备领域逐步取代双电层电容器

  据市场调研公司分析,目前世界超级电容器的市场规模约为30亿元。而锂离子电容器作为一种新型超级电容器,预计2010年~2011年可正式产业化,2020年其市场规模将可达到6亿元,届时年出货量将达4000万个单元。

相关文章

资讯排行榜

  • 每日排行
  • 每周排行
  • 每月排行

华强资讯微信号

关注方法:
· 使用微信扫一扫二维码
· 搜索微信号:华强微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