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传感器亟待规模化应用
来源:中国IC网 作者:—— 时间:2010-11-01 10:31
高工传感统计数字显示,在2009年传感器业务收入方面,华工科技为1.4亿元,大立科技为1.73亿元,歌尔声学为1.2亿元,广陆数测为1.1亿元,汉威电子为1.3亿元,航天机电仅有几千万元。
而在2009年RFID(电子标签)业务收入方面,远望谷为2.4亿元, 新大陆为4亿元,同方股份为2亿元,厦门信达为3亿元,上海贝岭为5亿元。
“国内物联网相关业务上市公司约30家,数量相对于其他行业,数量不算少,但每个体量不大。”中国传感产业研究中心主任张小飞指出,物联网未来的关键在于RFID、传感器、嵌入式软件及传输数据计算等领域,但国内企业都没有在某个领域处于垄断地位。在RFID技术方面,美国一家独大,其专利申请超过欧盟、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日本以及中国大陆等多个区域专利申请总量的总和,专利数量占总量的53%;而中国RFID企业总数在100家左右,但是普遍缺乏关键核心技术。
“而日本和欧洲则在传感器件技术上拥有绝对优势,国内中高端传感器市场基本依赖进口。”张小飞说。明代都也表示,国内能源企业、石化企业其实都是采用传感器的大户,但都是成批进口。因为,国内企业的传感器产品水平,根本无法满足这些大客户的要求。
“目前国内传感器产业的尴尬是:大企业不愿意做,小企业做不了。”明代都指出,由于每个领域都需要量身定做的传感器,虽然有市场需求,但市场规模并不大,导致传感器厂家的技术投入成本太高;相反,传感器产品技术是建立在新型敏感材料、纳米技术、生物技术、仿生技术、新型储能技术和极低能耗技术上,小企业却根本不具备这种技术能力。
“由于没有规模化应用,国内传感器产品普遍存在技术水平低和价格高的矛盾。”明代都说。
高工传感产业研究所数据显示,2008年世界传感器市场容量约为456亿美元,预计2010年世界传感器市场规模可达660亿美元以上。而全球现在大概有40个国家从事传感器的研制生产工作,研发、生产单位有5000余家,产品达20000多种。
“虽然国内已有1688家企事业从事传感器的研制、生产和应用,其中从事MEMS研制生产的已有50多家,但规模和应用领域都较小。”张小飞指出,在国际市场上,德国、日本、美国、俄罗斯等老牌工业国家的企业主导了传感器市场,许多厂家的生产都实现了规模化,有些企业的年生产能力达到几千万只甚至几亿只。相比之下,中国传感器的应用范围较窄,更多的应用仍然停留在工业测量与控制等基础应用领域。
陈亮表示,虽然物联网近两年在国内很热,但国内传感器市场并没有因此而快速增长,大部分物联网项目还处于示范工程阶段。“传感技术是物联网的基础技术之一,没有智能传感器就谈不上物联网。”明代都指出,目前国内传感器产业的关键问题在于,如何快速地将研究所的成果转变成商品,“估计至少要5年~10年才能改变国内传感器产业落后的现状。”
可喜的是,据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微电子研究所预测,今年中国传感器市场销量将达到905亿元。未来五年,国内传感器市场平均销售增长率将达31%。
下一篇:国产半导体设备迅猛启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