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科技陷“澄清漩涡” 技不如人遭重挫9%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作者:—— 时间:2010-12-07 09:31
半个月内两度发布澄清公告,华东科技(000727,收盘价9.76元)最近比较烦。其不仅被多重传闻缠身,更被深交所责令澄清。12月6日,公司对4项传闻作出澄清,同时还宣布拟建1.5代线电容屏生产线。
然而,澄清公告的“不给力”让市场利好预期落空,华东科技昨日收盘重挫逾9%。
“技术方案不如iPhone”
华东科技身陷“澄清漩涡”,还要从11月24日的一份公告说起。
当天,公司对拥有触摸屏和稀土永磁两大概念作出澄清。公告称,2010年11月17日披露的《子公司日常关联交易补充公告》涉及的磁电业务,具体产品主要为软磁,而非稀土永磁。另外,拟投建的1.5代线电容式触摸屏生产线,并非市场传闻的3.5代线。该生产线属研发试验阶段,产品应用范围为工业仪表仪器触控面板等。其与iPhone虽同属投射式电容屏,但在产品技术上有区别。
据悉,11月18日,华泰证券的《华东科技还有上行空间》一文称“华东科技是我国电子元器件行业龙头企业,其生产的太阳能真空集热管是太阳能能量采集中必须用到的材料,公司还拥有当前市场最炙手可热的稀土永磁和触摸屏两大热门题材。”
不过,澄清公告却并未打消资金的做多热情。11月24日至25日期间,华东科技累计上涨19%。从成交席位看,5家券商营业部于25日共买入1.14亿元,占当日成交额的11%。
由于股价异动,华东科技也不得不发布停牌公告。停牌期间,公司于11月30日收到深交所关注函,要求对四点传闻进行核查。包括拟建1.5代线是“做大触摸屏,技术比iPhone的要好”;产能在国内无人望其项背,拥有自有技术与ITO单层技术,及彩色大尺寸电容屏及成品率87%的企业绝对优势;公司是“国内第一的触摸屏公司”;上半年触摸屏“增加了膜对膜产品,且新产品确实用于手机”。
12月6日,华东科技就深交所要求予以回应。公司称,拟采用的单面ITO玻璃多层设计方案,其关键IC控制芯片需要外部采购,技术方案不如iPhone电容屏的双层ITO玻璃多层设计方案稳定和成熟。另外,有两则传闻纯属个人观点。而膜对膜产品传闻内容不完整,膜对膜产品不仅用于手机,还可用于MP4、小型平板电脑等。
值得一提的是,同日公告还指出,11月底,公司与新应材达成非书面初步意向,共同投资3000万元成立合资公司,进行1.5代线电容屏生产,为迅速引入更高级的电容屏生产线打好基础。但因目前还处于研发、试制阶段,拟合资公司产能尚难以估算。
最大差距是缺GLASS技术
而“技术方案不如iPhone”的说法,其背后真实的差距又是多少呢?
某南方券商电子研究员向《每日经济新闻》表示,华东科技拟投建1.5代线,标志着由电阻屏向电容屏的升级换代。但其中有两点需要注意:首先,公司的电容屏基于FILM技术,而iPhone则基于GLASS技术。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于iPhone在做多点触控时,不仅成本更低,灵敏性和感光性都更好;其次,拟投资的1.5代线属工业运用,不仅与iPhone的生产线用途不一样,更因单块玻璃的面积更小,成本效率也远低于iPhone。
“事实上,此次拟投资的1.5代线虽仅运用于工业,但也并非完全利空,”该研究员谈到,“由于工业电容屏定制化和门槛很高,一般需要很深厚的客户关系。而正因为公司此前一直在销售电阻屏,应该积累了不少客户。只要生产技术过硬,很可能借原有渠道产生新订单。”
资料显示,今年上半年,公司触摸屏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1.73%至5370万元,占主业收入比重达19%。但同期触摸屏毛利率却下滑了3.31个百分点至0.27%。今年前9个月,公司净利润为-1573.55万元,同时因触控产品亏损增加,预计今年全年将净亏1500万元,业绩同比下降442%。
- •乘联会:2022 年新能源乘用车批发 649.8 万辆同比增长 96.3%,零售 567.4 万辆增长 …2023-01-12
- •研究机构:全球智能手机 2022 年 Q4 出货量将年减 17% 至 3.11 亿台,2023 全年预估下修至 11.9 亿台2023-01-05
- •消息称三星将于明年启动存储芯片降价,以提高其市场份额2022-12-29
- •机构:明年高通将拥有 100% 的三星 Galaxy S 和苹果 iPhone 市场份额2022-12-28
- •IDC:预计 2023 年中国 Type-C 接口显示器出货量占整体市场 5%2022-12-27
- •TrendForce:预计 2022-2025 年 NAND Flash 年增长率均低于 30%2022-12-27
- •CINNO:手机面板价格下滑贯穿2022年,全年跌幅10%-20%2022-12-22
- •中国电动汽车出口量猛增,电池组比欧美便宜太多2022-12-19
- •1-11 月新能源汽车、太阳能电池产量同比分别增长 100.5%、44.1%2022-12-16
- •SA:随着汽车摄像头需求增加,性能要求也在增加2022-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