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企业蜂拥上市 光鲜难掩发展难题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 时间:2011-07-26 09:31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的缶阵和水墨画卷、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亮相浦江的6000只灯球,原本只是抽象概念的led技术“摇身一变”,成为街谈巷议的新鲜事物。

    随着认知程度的提高,国内LED产业也迎来了一轮高速发展期。2010年,国星光电、乾照光电、雷曼光电三家LED芯片企业实现IPO。今年5月以来,国内LED封装企业鸿利光电、显示屏企业奥拓电子及深圳洲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也分别在深圳上市。成功过会的瑞丰光电也即将跨过IPO门槛。

    据悉,目前内地约有50家LED企业正在进行股改相关事宜,并谋划在短期内上市。木林森、聚作、万润及联建光电等企业都已进入排队上市的行列。业内人士预测,LED产业的爆发点很可能在明后两年出现,在当前这一临近爆发点的“扩充期”内,处于快速上升期的LED企业一旦得到资本的助推,将迎来光明的前景。

    LED企业排队上市,如同星星点灯。那么,如何看待此次LED企业的“上市潮”?企业如何通过IPO资金谋求进一步发展?上市之后,内地LED行业将向何处去?光鲜的上市之路背后,前程如何尚待破题。

    台企逼出的“上市赶集”

    自2010年兴起的上市潮成为LED企业扩张规模、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加速器。深圳创业投资同业公会常务副会长王守仁对媒体表示:“一些颇具成长性的企业在做到销售收入超过1亿元以上、净利润三四千万元时便普遍面临成长瓶颈。而创业板的出现为企业提供了融资平台,使得中小企业能借助资本市场突破,继续扩大规模、推动研发、改善经营管理模式。”

    投资人士分析,在当前节能减排的宏观政策影响下,LED企业如能成功上市,无论是企业品牌、财务、信用等级,还是对外的市场合作及市场信任度,都会得到大幅改善。一些LED企业如同高速成长期的“黑马”,只要得到资本市场在发展资金和企业制度方面的助推,短期内就能实现市值从2亿元冲至5亿-10亿元的飞跃。

    但看好的前景并非行业自然发展的产物,多位业内人士对排队上市热潮表现出了担忧。高工LED首席执行官张小飞表示:“现在的状况就像赶集一样,大家都担心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

    这种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主要来自中国台湾LED企业施加的压力。台湾是世界LED产业的重镇,台湾晶元光电等企业堪称全球LED封装巨头。今年3月26日,晶元光电与创维数码、台达电签订了合作协议,共同斥资6亿美元在广东增城建设LED芯片项目。此前,晶元光电还与长城开发、光宝等大陆企业在厦门和常州组建LED芯片合资公司。高工LED统计数据显示,台湾LED外延片芯片的十大厂家中,晶元、光磊、鼎元、粲圆、华上、新世纪光电及隆达等七家已在大陆合资或独资建厂,“巨头空袭”大幅挤压了大陆LED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在大陆LED背光源领先厂家瑞丰光电总经理龚伟斌看来,台湾LED产业加速转迁大陆引发了一轮剧烈的竞争,“大陆LED企业无论在技术和规模上都无法与台湾LED巨头抗衡,如果再没有资本的力量推动,未来发展前景将是一片灰暗,甚至连自己的研发团队都有可能被竞争对手挖角。

资讯排行榜

  • 每日排行
  • 每周排行
  • 每月排行

华强资讯微信号

关注方法:
· 使用微信扫一扫二维码
· 搜索微信号:华强微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