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支付市场将超200亿
来源:华强手机制造网 作者:—— 时间:2011-09-21 10:56
电子商务的兴盛、移动互联的兴起共同推动了移动支付市场的发展。近日,易观智库发布报告称,2013年移动支付市场规模有望达到235.1亿元。或许,眼前的移动支付确实还存在技术、安全等诸多问题,但移动电子商务发展已是大势所趋,在多方动力影响下,移动支付市场“钱”途光明。 移动支付将超200亿 “2011年移动支付用户有望达到2.2亿户,市场收入规模将增长78.8%,达到52.4亿元。2013年则有望突破200亿元,达到235.1亿元。”易观智库发布的《国内移动支付市场年度综合报告2011》显示,随着移动互联网业务的普及和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远程支付市场规模将迅速发展,同时运营商和银联对近距支付推广力度也将不断增强,成为移动支付市场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易观预测,用户粘性的提升和更多近距支付业务的发展将使手机支付市场收入规模快速提升。 78.8%的增速、235.1亿元的收入,这样的数字对于刚刚兴起的移动电子商务而言,并不是小数字。那么,究竟是什么令新近发展起来的移动电子商务有如此长足进步呢? 六大驱动力共促发展 易观分析认为,在移动支付飞速发展的背后,暗含着六大驱动力。 首先,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得益于移动互联网网民规模的快速增长。用户规模是任何应用发展的基础,基于移动互联网的移动支付的发展前提在于成规模的移动互联网用户。随着越来越多的网民加入移动互联网的行列,移动电子商务自然会拥有更多潜在用户。 其次,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也离不开政策及产业等各方强力的驱动。近些年来,不仅国家相关监管部门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包括移动支付在内的电子支付产业,中国银联和三大电信运营商以及第三方支付厂商也纷纷以各种方式对移动支付市场进行了战略布局,并通过自身优势资源进行了适当的定位,政策的倾向、有实力企业的加盟自然有利于加速移动支付市场的发展节奏。 第三,3G网络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为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了硬件保障。3G网络和智能手机的快速渗透不仅可以大大降低移动互联网用户使用移动支付的门槛,而且随着运营商3G网络建设的逐步完善,以及3G移动互联网产业链从终端到应用的逐步成熟,移动支付的可行性大大提升。 第四,互联网商业模式和厂商的移动互联网化,为移动电子商务发展构建应用环境。随着互联网商业模式以及大型互联网厂商纷纷开拓移动互联网业务,用户在互联网上的行为习惯逐步扩展到移动互联网上,而由此衍生的支付需求将为移动支付的发展提供理想的应用环境。 第五,由于手机比PC更贴近个人用户,且移动互联网比宽带互联网的接入更为随时随地,因此移动互联网将可以承载不同于宽带互联网的新应用,而新应用也将为移动支付带来发挥的空间。 第六,越来越多的商家将注意力转移到移动互联市场,由此相伴而来的是资本对于移动互联网市场的热捧,这也成为移动互联网市场以及移动支付市场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目前,中国手机用户规模已超过8亿,这着实给移动互联网业务带来了极大的想象力。 波折的光明“钱”途 尽管移动支付市场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发展之势,但作为新兴市场,其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许多问题需要不断完善。 技术层面上,目前,尽管技术上已能够实现基于手机终端的移动支付方式,但是由于产业链整体成熟度有限,支付平台在和银行、商户等环节的衔接上仍存在系统稳定性的问题,这使得移动支付用户体验较差,用户流失率较高。 安全性方面,用户对账户安全性的质疑颇多。作为支付应用,账户的安全性是最首要的要素,也是用户选择使用的主要门槛。用户对安全性的质疑在整个第三方支付领域都存在,更何况作为新应用的移动支付。而除了应用本身的安全性指标外,用户对安全性的认知市场发展急需解决的问题。 除此之外,移动支付市场还存在电信运营商和银行利益难以调和的现实矛盾。广义移动支付模式中,银行和电信运营商均属于产业链中的核心环节,均希望在移动支付市场中占得核心地位,掌控产业链的利益分配,由此两大集团之间存在难以调和的利益冲突,成为该模式发展的主要瓶颈。在基于移动互联网领域的狭义移动支付市场中,该阻碍因素则相对不明显。 任何一个新事物总会经历从不完善到逐步完善的过程,移动支付同样如此。就现状而言, 移动支付市场确实还存在不少问题,但是它也仍然存在许多发展动力。相信,在多方力量的共同驱动下,未来的移动支付市场将会更加炫目、欣欣向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