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定制搏未来

来源:华强手机制造网 作者:—— 时间:2011-11-01 14:10

  伴随着中国移动终端公司的成立,我国三大运营商都实现了终端业务方面的独立运营。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智能终端在运营商战略布局中的地位再次凸显出来。

  智能终端因为掌控用户进而日益成为主导产业链发展的核心环节,这一咄咄逼人的势头,让全球通信运营商都倍感寒意。2G时代的主角会不会成为3G时代的配角,运营商如何才能扳回这一局?

  拿来主义还是研发定制?

  根据市场调研机构Gartner发布的报告,2011年第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机销量同比增长74%,占该季度手机总销量的25%。智能手机在“疯狂”增长,运营商也在不断探索和调整终端战略。

  “拿来主义”是最高效、便捷的道路。“拿来”式的终端战略在2G时代更为普遍,对于丰富终端类型和数量、扩大市场占有率有着积极作用。更重要的是这是对运营商来说成本最低的方式。然而,3G时代的“拿来主义”产生了变化。首先,更注重质量而非数量。往往是明星终端被主动“拿来”甚至“争夺”。其次,运营商付出的成本也在增加。明星终端对于用户有着巨大的号召力,运营商让出更多的利润空间才能取得合作机会。

  在“拿来”的同时,运营商也没有放弃自主研发的道路。2009年9月中国移动发布OPhone手机及平台;2011年3月,中国联通发布沃Phone机型和系统。中国联通还将配备沃Phone系统的手机定义为2011年度“明星战略产品”,是等级最高、补贴力度最大的终端产品。自主研发的投入巨大。中国移动技术部副总经理魏冰曾在2011TD-LTE网络创新研讨会上表示,中国移动在TD-LTE的终端测试上已经投入了几千万的资金,截至明年年底,终端方面还有将近2个亿的资金投入到下一步测试阶段。同时,自主研发面临较长的产品成熟期,如何在智能终端爆炸式发展中,不丧失时间窗口的机会,运营商面临较大的考验。

  “拿来主义”受制于人,自主研发又耗时耗钱,运营商不约而同地选择了终端定制作为主流道路。中国联通销售部总经理于英涛曾表示,手机未来销售方向是运营商定制手机。终端是使用移动互联网业务的工具,运营商要大力发展业务、增加收入就必须加强对终端的掌控力度。通过集中采购、销售、话费补贴等手段,运营商更深入地介入终端的设计、开发和验收过程,从而使终端更好地服务于业务。使用定制产品捆绑服务套餐,成为运营商普遍采取的营销策略。

  从操作层面看,终端定制有技术定制、业务定制和操作系统定制。运营商在这三个层面都有动作。为推动TD终端的发展,中国移动曾设立终端专项基金,并在补贴上大幅度倾斜。业务定制更加普遍,定制手机在出厂时就内置了众多运营商的业务。同时类似阅读终端、支付终端等,运营商和制造商都是以定制的方式在推动着。

  随着智能终端不断走向深度定制,运营商能够借助终端更好地开发和管理用户资源,更有针对性地推广业务,推动3G的深入发展。这同样是一个机遇。

  终端定制是移动互联网时代运营商的必然选择。同时,受益的也不只是运营商。华为终端营销工程部部长陈崇军曾表示,中国电信为发展CDMA终端,积极促进芯片厂商高通、威盛降低了芯片license费用,并积极发展设计公司和品牌厂商参与到C网终端市场。

  高难成低要就

  乔布斯已逝,言犹在耳:“所有喜欢iPhone用户都是我的用户,不是你的用户。”全天下的运营商听完后都不会睡得着觉。

  然而残酷的现实是,就算是“有毒”的苹果,争抢仍然激烈。自苹果手机进入中国市场以来,各种版本的与运营商合作的新闻总是时不时见诸报端,博得极大关注。最近的消息来自瑞士银行,其分析师预计中国电信可能要到2012年2月份运营iPhone,中国电信方面没有做出回应。此前,中国电信天翼终端管理中心主任马道杰表示,有义务以最快速度把苹果推向中国消费市场的CDMA用户。

资讯排行榜

  • 每日排行
  • 每周排行
  • 每月排行

华强资讯微信号

关注方法:
· 使用微信扫一扫二维码
· 搜索微信号:华强微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