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爱立信之痛:十年品牌两大失误

来源:华强手机制造网 作者:—— 时间:2011-12-08 09:47

  12月6日,据国外媒体报道,索尼一位高管日前透露,从2012年年中开始,索尼爱立信将使用“索尼”品牌,并在索尼旗下单独经营。

  虽然此消息未获索尼及索尼爱立信公司官方核实。但两个月前,当索尼从爱立信手上完全收购索尼爱立信时,似乎已经埋下了伏笔。

  有着十年历史的“索尼爱立信(Sony Ericsson)”品牌是否真的将化为历史?这家由欧洲通讯巨头和日本消费电子巨头联手打造的公司为何在市场竞争中渐渐弱势?

  接受本报采访的业内人士在总结索爱10年的发展时发现,由于合资公司固有的顽疾,错失多次黄金发展机遇,从而使得这家企业发展缓慢。

  索尼重新收回手机业务后,能否有效整合其旗下资源,一扫连续多年的颓势,成为业内一个待解的悬念。

  错过硬转软机会

  2001年,当时已经开始衰落的爱立信手机品牌选择和索尼合资,双方各占50%股份成立了索尼爱立信,总部位于伦敦。

  索爱的成立被视为强强联合——索尼拥有着出色的工业设计基础,并且在音乐、游戏等产业上积累深厚,而爱立信则是欧洲老牌的通信企业。

  多普达的创始人杨兴平向记者回忆道,索尼爱立信刚成立时曾一度辉煌。“索爱的工业设计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杨兴平评价道,当时索爱的手机设计时尚美观,受到许多消费者的喜爱。

  2004年、2005年前后,索爱曾将索尼在数码相机和音乐上的优势引入到手机上,推出了Cyber-shot系列拍照手机和Walkman系列音乐手机,并在市场上获得了相当的成功,当时索爱的市场占有率一度仅次于诺基亚和三星。

  不过,在由硬件转向服务平台这一关键节点上,索爱屡次错失机遇。

  当时苹果的iPod播放器正风靡全球,杨兴平认为,索爱当时面临一个非常好的市场机遇,一旦将音乐功能很好地融入手机,那么消费者出门不再需要同时带着手机和iPod,在iPhone推出之前,索爱曾面临着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

  当时,索爱的音乐手机下载不够方便,容量不够大,后台使用也不够方便,并没有很好地抓住这一机遇。

  尤其重要的是,当时索爱的音乐服务在至关重要的美国市场一直没有太大突破,这是因为索尼和当地运营商的合作存在问题,且在市场营销和产品设计上并不符合美国人的口味。

  杨兴平指出,在音乐服务这一块,全世界只有美国市场可能获得较大的效益,但是索爱迟迟未能在这一市场打开局面,影响了它的服务平台转型。相比之下,苹果的iTunes平台获得巨大成功,此后苹果又成功在iPhone中移植iTunes。

  此后,索爱的音乐服务一度将中国市场作为推广重点,“在2005年前后,中国的移动运营商在推广音乐手机上花了很大的力气。”杨兴平回忆道,当时中国移动曾经重点支持索爱和多普达,而索爱也曾经重点开拓中国音乐手机市场。

  不过,由于中国人一直没有培养其付费音乐下载的习惯,索爱的音乐手机除了卖硬件,在平台建设上难以获得大的突破。

  到后来,随着诺基亚等竞争对手快速进入音乐手机市场,索爱的优势不再,市场份额一度严重下滑.

资讯排行榜

  • 每日排行
  • 每周排行
  • 每月排行

华强资讯微信号

关注方法:
· 使用微信扫一扫二维码
· 搜索微信号:华强微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