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C:跨界找死,不跨界等死
来源:电子质量周刊 作者:—— 时间:2012-02-15 13:51
危险跨界
在硬件层面的整合难有成效之时,HTC有两套策略可以扳回一城:一是延续赖以成名的“机海战术”,二是实施向软件及服务的跨界。
此时,三星已经成为HTC机海战术的劲敌,它出新品的节奏感很强,精而不滥,杀伤力强,并顺理成章坐住了“机王”的宝座。也有业内人士称,“苹果只有一款机型,供应链整合就极为简单,而整合能力稍逊的HTC却要长期维持‘机海’策略,必然后劲不足。”
据科技博客BGR日前称,HTC在2012年将不再继续“机海战术”,转而会走精品路线,年初大致会推三款高端机型,其中之一是HTC首款4G网络Windows Phone系统手机HTC Elite。
于是,向软层面跨界就成为了HTC突围的最大希望。HTC首席执行官周永明一年来强调最多的一句话“内容就是未来”,并进行了频繁的跨界并购,最小的并购数额也在1000万美元。
此外,HTC还参与收购了TVB(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并注资内地移动互联网生活服务商丁丁网(主要是LBS +本地生活优惠券)。
收购之后,如何完成整合,HTC似乎还没有想清楚。这就决定着,“HTC的核心还是靠硬件赚钱,跨界带来的利润极少,根本无法和苹果相比。”深圳半导体行业协会产业研究组副组长潘九堂称。
现在看来,HTC大部分并购的最终目的都指向了HTC Sense——一种基于Android操作系统之上的交互界面优化系统。HTC董事长王雪红称,HTC Sense的主要作用就是使得Android平台更有效率,比如提高HTC设备的电池使用寿命,“我们可以通过平台第二或第三层与竞争对手保持差异化。”
问题在于,用户界面优化的竞争太过于底层,几乎所有的Android手机制造商,以及来自互联网和电信设备的新势力,都会基于Android操作系统进行类似的二次开发。一旦它演变为一场需要耗费大量研发和并购成本、收益微薄的新竞赛,差异化的优势也就荡然无存。
“HTC原先赖以成名的核心竞争优势例如机海战术、运营商渠道、HTC Sense等,现在都变成了比较竞争优势,面临着对手的挤压。”某国内手机企业副总裁对本刊记者表示。
亚马逊Kindle Fire的出现就是一个异常危险的信号:它的生产成本约为210美元,亚马逊每售出一台,就要亏损10美元,杰夫?贝索斯明确指出“不但要创造对硬件的需求,还要创造对内容的需求——电子书”。
一旦手握电子书、音乐、影视等数字内容资源的巨头切入手机行业,新的强耦合效应将有可能完全以低价或者免费的方式提供手机硬件,iPod、Kindle Fire等终端的出现,实际上已经给电子行业蒙上了免费经济学的“阴影”,手机商们自然岌岌可危。
对HTC们而言,跨界已经成了一种不得不进行的自救战略,但现在除了苹果从软硬一体化和App Store模式盈利,尚无一家实现突破。迪信通副总裁金鑫如评价称:“不跨界,就是等死,跨界可能是找死,但至少还有一线生机。”
上一篇:终端观察:在模式创新上做文章
下一篇:正沃电子:加强品牌建设及渠道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