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实力派终端厂商身处冰火两重天
来源:华强电子网 作者:—— 时间:2012-06-19 09:07
要么与运营商合作,要么继续攻占低线市场,成为了目前实力派终端厂商的生存法则,然而这样做却是一把双刃剑。
以运营商捆绑主导的终端厂商,依靠运营商深度定制、包销扩大市场规模的商业模式已经成为普遍的发展趋势。因为运营商的渠道增长很快,国内厂商有更灵活的方式与运营商合作,而且中兴、华为等厂商甚至通过借住运营商渠道创造出年销量超6000万部的佳绩。
这样的厂商在未来的发展机遇在于中高端市场,中兴、华为这类目前开展国际化较好的厂商,正力图把自己的产品线扩展到中端,甚至是高端领域。如果成功的话,将是其发展的一个很好的机遇。
不过,随着国际厂商对市场趋势的关注,最终也会加入到运营商渠道,与国内厂商形成竞争。尤其是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对iPhone的争夺,更是引发了对高端智能终端走运营商渠道的热潮。此前诺基亚发布Lumia 800时,就与中国电信共同推出了Lumia 800C。
之所以这个现象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的终端布局中更加明显,是因为与中国移动的TD相比,前两者的网络制式更加国际化,国际厂商的加入更加容易。任燕告 诉记者,“最近还有很多国际厂商在拼命加入运营商市场。未来当有更多国际品牌加入、运营商有更多选择的时候,国内厂商可能在谈判等各方面会有更大的压 力”。
另一类终端厂商则是以低端市场为主导。从市场层面来看,中国是一个分层化严重的市场,即使一线城市的人全部购买iPhone, 对于其他厂商而言,四、五线城市或者农村市场依然存在巨大的潜力。在这些底层市场,国内厂商往往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从部署店内营销资源到对广告宣传的投 入,都帮助其在这一市场有一批固定的消费群体。也正因为这个原因,在低线市场,国内厂商的份额已经远远超过了国际厂商。
然而,尽管在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国内厂商仍旧可以在这一市场保持自身优势,但是国际厂商俨然也已发现了这一块巨大的商业“蛋糕”,这其中就有三星。不过,中国独特的 市场渠道给了这些国内实力派厂商一个发展的时间差,因为国际厂商进驻这些市场需要花费大量的成本来拓展渠道。
也就是说,这类终端厂商所要面对的挑战就是,在消费者和渠道优势的基础上,如何能够尽快推出一系列市场反应良好的智能产品,从而支撑其新的渠道建设和营销策略。
上一篇:中国芯片厂商应加快发展速度
相关文章
- •坚持继续布局32位MCU,进一步完善产品阵容,96Mhz主频CW32L012新品发布!2025-07-16
- •电子元器件销售行情分析与预判 | 2025Q22025-07-16
- •电子元器件销售行情分析与预判 | 2025年6月2025-07-08
- •元器件终端市场洞察及机会分析|2025062025-07-02
- •IDM龙头破产,该行业有哪些变局和机会?2025-07-01
- •AI消费电子风暴来袭!三大技术革命引爆行业!2025-06-27
- •中国“ST”IPO,披露了存储和MCU这些新变化!2025-06-25
- •暴涨超170%!该通信龙头财报有哪些值得关注的信息?2025-06-17
- •涨价超100%!该模拟龙头的底气和原因在哪2025-06-10
- •ROHM发布新SPICE模型“ROHM Level 3(L3)” 功率半导体的仿真速度实现质的飞跃2025-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