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半导体巨头在中国市场生存四大规则
来源:华强电子网 作者:—— 时间:2012-06-19 09:14
瑞迪科微电子公司CEO戴保家表示,跨国半导体巨头将难以在消费电子IC业务和中国无晶圆芯片厂商抗衡,它们已经“玩完”了!建立于2004年的瑞迪科微电子,并在2010年11月份在纳斯达克交易所正式上市。瑞迪科微电子是中国领先的无晶圆IC厂商,主要为中国本土手机制造商研发应用于手机及无线通信的RF和混合信号芯片。
瑞迪科(以下简称RDA)为中国移动手机市场主要供应商之一。根据IHSiSuppli预估数据显示,瑞迪科微电子在国内白色家电的功率放大器、蓝牙、调频调谐器和DVB-S等市场处于领先地位。
然而,要和类似博通这些巨头在全球半导体市场展开竞争,RDA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可是,戴保家表示,在中国做领导者却无疑是一个很好的选择。RDA
令人艳羡的一个增长预期,该公司将会主导全球电子市场,戴保家指出。他引用知名国际巨头,ADI和德州仪器(TI)退出中国基带芯片业务来进行说明。
当没有中国内地的芯片公司在技术上的与之抗衡,台湾联发科(MediaTek)和Mstar利用资本杠杆在中国获取主要市场。确实,正如戴保家提出的预期,留给国际芯片巨头的日子已经是屈指可数了,特别是在中国移动手持设备和机顶盒市场。他指出,因为在中国的供应链中,毛利不可能达到50%。
当谈及代工、设计、封装和系统OEMs原厂整个产业生态时,戴保家指出“要想做大市场蛋糕,首先必须本土化”。
在中国市场赖以生存的四大规则规则,1、中国手机制造商“周期”非常短。在国外,通常需要花六个月(诺基亚则需要一年)去完成新手机设计,中国的手机制造商则是三个月。2、中国手机厂商不会提供市场需求信息给芯片供应商。3、芯片制造商必须在较低的毛利中挣扎求得生存。4、在中国的系统厂商一般不懂技术。跨国巨头在与中国同行们竞争时,在为期半年的新系统开发中会抽出100个人进行研发,而中国只需5到10个人,开发周期只需三个月。
外国公司不光是在他们的产品升级换代中显得反应迟缓,在应对消费者的投诉问题也是很久才得到处理。外国芯片厂商离“gameover”还会远吗?
上一篇:国内实力派终端厂商身处冰火两重天
- •消费电子产业蓬勃发展,CITE 2025展现无限潜力2025-03-27
- •从慕尼黑电子展,看Qorvo的发展动向2024-07-24
- •摩尔斯微电子在 2024 年美国消费电子展推出 Wi-Fi HaLow 客户创新产品2024-01-17
- •电子元器件销售行情分析与预判 | 2023年6月2023-07-05
- •2023年半导体增量市场之新型终端消费电子2023-02-15
- •Qorvo将在CES2023上展示消费电子产品的连接、保护和供电解决方案2022-12-13
- •*ST丹邦被终止上市! 于5月31日起进入退市整理期2022-05-25
- •郭明錤称消费电子需求难以改善:联发科5G芯片已砍单35%、高通降价15%2022-05-23
- •蔚来已获新交所附条件上市资格函2022-05-06
- •谷泰微CEO看2022:市场将考验每家公司的产品定义、设计、供应和技术支持能力2022-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