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LED产业与家电产业对比分析
来源:高工LED 作者:--- 时间:2011-12-29 00:00
【高工LED专稿】 【文/高工LED特约记者 范彩石】
LED行业近期被炒得风生水起,“倒闭潮”真假难辨,“洗牌”呼声高涨。在一个产业尚未发展成熟的时期,乱象丛生虽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毕竟不是一种健康的产业状态。而LED产业无论是从产品技术,还是从销售渠道上,与家电产业具有很大的可比性,本文就处在高速发展时期的LED产业与已成熟的家电产业作以对比,或可为LED产业的发展路径提供一种观察视角。
一、产业发展阶段
家电产业业已成熟 VS LED产业仍处成长期
家电产业被公认为中国市场化程度最高的行业之一。经过三十年的发展,无论从产品技术上,还是市场竞争上,都表现出成熟的气象。
外界对LED产业“乱局一片”或者“狂飙突进”的评价,都是产业尚不成熟的表现。基于产品良莠不齐、相关标准的缺失,企业数量奇多等直观现象,外界对LED产业“乱”的印象情有可原。在发展速度上,尽管受到宏观经济影响,家电产业的增速已经明显放缓,LED产业无论出口还是内销却仍然延续着以往快速增长的势头,这也是LED产业在全球尚处在成长阶段的证明。
二、全球竞争态势
家电行业中国与韩国角力全球 VS LED行业中国占据中下游绝对优势
全球家电产业,经历了从欧洲到美国到日本到韩国和中国逐渐崛起,相互取代的过程。目前欧美家电企业衰落;日企全球收缩,转型新兴产业;中国家电继韩国家电崛起之后,成为全球家电霸主的有力竞争者。国内家电龙头企业无论从规模还是从技术上,与国际巨头之间的差距逐步缩小。近年来,海尔、美的等行业龙头企业国际化也在加速,出口比重在整体营收中的占比也在逐渐提高。
LED行业,欧美日占据上游外延和芯片的绝对优势,中国企业在中下游封装和应用领域具备优势,近年来逐渐在上游芯片和外延上发力追赶,但与国际巨头仍有较大差距。这与家电产业也相类似。仍以彩电为例,上游的芯片也液晶面板也主要掌握在美国、日本企业的手中。
但这种劣势并不影响中国企业的快速成长,尽管众口一词LED产业上游的利润率更高,但与其他产品相比,LED产品本身的整体利润率就不低,所以做下游、做成品仍“有利可图”。因而虽然不具备上游技术优势,中国企业却在中下游领域做到了全球领先。而这种优势与中国家电类似也是建立在中国的劳动力成本和原材料成本优势的基础之上的。但与中国家电的崛起不同,LED产业是由于出口市场的旺盛需求而得到迅速成长。中国的照明产品,从传统照明领域,延伸到半导体照明领域,都分享了全球市场的巨大蛋糕。然而,无论是家电,还是LED产品,中国市场始终是全球最大的市场。企业不可能忽视这个市场,但在开拓内销市场上,还有很长的道路要走。
三、全国的产业格局
家电行业形成竞争格局 VS LED行业产业相对分散
以海尔、海信为代表的山东企业,和以三洋、奥克斯、方太等为代表的长三角企业,与以美的、格力、TCL、创维为代表的珠三角企业,构成了中国家电产业的基本版图。其中,广东省优势明显。顺德美的近年来渐有超越青岛的海尔成为白电行业第一的趋势,而黑电领域,TCL和创维长期占据彩电销售的前两名位置。
在LED产业上,广东本地的企业并无绝对优势。从产业上游看,近年来以三安光电为代表的长三角企业资金实力雄厚,在投入上更是不遗余力。从中下游看,由于中下游本身的进入门槛更低,其他区域的LED产品与广东本地企业的差距并不明显。在总体规模上,尽管LED企业上市公司数量广东省企业居首,但“只有易建联没有姚明”却是广东本地产业的现状,许多上市公司的规模甚至比不上北京、上海等地的一些并未上市的企业。
LED行业近期被炒得风生水起,“倒闭潮”真假难辨,“洗牌”呼声高涨。在一个产业尚未发展成熟的时期,乱象丛生虽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毕竟不是一种健康的产业状态。而LED产业无论是从产品技术,还是从销售渠道上,与家电产业具有很大的可比性,本文就处在高速发展时期的LED产业与已成熟的家电产业作以对比,或可为LED产业的发展路径提供一种观察视角。
一、产业发展阶段
家电产业业已成熟 VS LED产业仍处成长期
家电产业被公认为中国市场化程度最高的行业之一。经过三十年的发展,无论从产品技术上,还是市场竞争上,都表现出成熟的气象。
外界对LED产业“乱局一片”或者“狂飙突进”的评价,都是产业尚不成熟的表现。基于产品良莠不齐、相关标准的缺失,企业数量奇多等直观现象,外界对LED产业“乱”的印象情有可原。在发展速度上,尽管受到宏观经济影响,家电产业的增速已经明显放缓,LED产业无论出口还是内销却仍然延续着以往快速增长的势头,这也是LED产业在全球尚处在成长阶段的证明。
二、全球竞争态势
家电行业中国与韩国角力全球 VS LED行业中国占据中下游绝对优势
全球家电产业,经历了从欧洲到美国到日本到韩国和中国逐渐崛起,相互取代的过程。目前欧美家电企业衰落;日企全球收缩,转型新兴产业;中国家电继韩国家电崛起之后,成为全球家电霸主的有力竞争者。国内家电龙头企业无论从规模还是从技术上,与国际巨头之间的差距逐步缩小。近年来,海尔、美的等行业龙头企业国际化也在加速,出口比重在整体营收中的占比也在逐渐提高。
LED行业,欧美日占据上游外延和芯片的绝对优势,中国企业在中下游封装和应用领域具备优势,近年来逐渐在上游芯片和外延上发力追赶,但与国际巨头仍有较大差距。这与家电产业也相类似。仍以彩电为例,上游的芯片也液晶面板也主要掌握在美国、日本企业的手中。
但这种劣势并不影响中国企业的快速成长,尽管众口一词LED产业上游的利润率更高,但与其他产品相比,LED产品本身的整体利润率就不低,所以做下游、做成品仍“有利可图”。因而虽然不具备上游技术优势,中国企业却在中下游领域做到了全球领先。而这种优势与中国家电类似也是建立在中国的劳动力成本和原材料成本优势的基础之上的。但与中国家电的崛起不同,LED产业是由于出口市场的旺盛需求而得到迅速成长。中国的照明产品,从传统照明领域,延伸到半导体照明领域,都分享了全球市场的巨大蛋糕。然而,无论是家电,还是LED产品,中国市场始终是全球最大的市场。企业不可能忽视这个市场,但在开拓内销市场上,还有很长的道路要走。
三、全国的产业格局
家电行业形成竞争格局 VS LED行业产业相对分散
以海尔、海信为代表的山东企业,和以三洋、奥克斯、方太等为代表的长三角企业,与以美的、格力、TCL、创维为代表的珠三角企业,构成了中国家电产业的基本版图。其中,广东省优势明显。顺德美的近年来渐有超越青岛的海尔成为白电行业第一的趋势,而黑电领域,TCL和创维长期占据彩电销售的前两名位置。
在LED产业上,广东本地的企业并无绝对优势。从产业上游看,近年来以三安光电为代表的长三角企业资金实力雄厚,在投入上更是不遗余力。从中下游看,由于中下游本身的进入门槛更低,其他区域的LED产品与广东本地企业的差距并不明显。在总体规模上,尽管LED企业上市公司数量广东省企业居首,但“只有易建联没有姚明”却是广东本地产业的现状,许多上市公司的规模甚至比不上北京、上海等地的一些并未上市的企业。
相关文章
led
资讯排行榜
- 每日排行
- 每周排行
- 每月排行
- 掌握拓扑选择:优化电池供电设备设计
- 大联大连续荣登2025年度中国品牌价值500强,品牌影响力再攀新高
- Melexis的MLX90427更安全,更可靠,性能更高且成本更低
- 思特威推出4MP智能安防应用图像传感器升级新品SC4336H
- 大联大友尚集团推出基于NXP和onsemi产品的汽车驾驶员监控系统方案
- 广和通与云深处科技达成合作,加速机器人行业商用
- 广和通发布5G AI MiFi 解决方案,重新定义AI智联万物
- 共探AI玩具商机,广和通 x 火山引擎AI玩具创新研讨会成功举办
- 艾迈斯欧司朗进一步优化红外激光产品 满足极高要求3D传感应用需求
- COMPUTEX 2025 | 广和通率先发布基于MediaTek T930 平台的5G模组FG390
- 思特威推出4MP智能安防应用图像传感器升级新品SC4336H
- 广和通与云深处科技达成合作,加速机器人行业商用
- Melexis的MLX90427更安全,更可靠,性能更高且成本更低
- 大联大连续荣登2025年度中国品牌价值500强,品牌影响力再攀新高
- 全局快门图像传感器技术的改进提升了机器视觉效率
- 东芝推出采用DFN8×8封装的新型650V第3代SiC MOSFET
- 掌握拓扑选择:优化电池供电设备设计
- 行业应用丨解析高端MLCC如何让AI赋能迭代后机器人“纵享丝滑”
- 大联大友尚集团推出基于NXP和onsemi产品的汽车驾驶员监控系统方案
- 广和通发布5G AI MiFi 解决方案,重新定义AI智联万物
- 大联大世平集团推出以晶丰明源和杰华特产品为主的便携式储能BMS应用方案
- Vishay新款汽车级SMD厚膜功率电阻提供更强大的短时瞬态脉冲保护能力
- 大联大品佳集团推出基于Infineon产品的48V汽车电子电气架构(EEA)方案
- 新品发布 | 96MHz主频 M0+内核低功耗单片机CW32L011产品介绍
- Eversource Energy 与 MathWorks 合作,利用概率潮流自动化将可再生能源纳入系统规划流程
- 思特威推出4MP智能安防应用图像传感器升级新品SC4336H
- 安森美公布 2025 年第一季度业绩
- 广和通+AI玩具全产业链伙伴!5月15日,汕头见!
- 广和通与云深处科技达成合作,加速机器人行业商用
- Melexis的MLX90427更安全,更可靠,性能更高且成本更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