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明行业人才结构现状调查报告

来源:照明行业人才 作者:--- 时间:2011-08-09 00:00

led

企业的人才结构如何?

谁都知道,21世纪企业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然而,照明行业的人才结构如何呢?高素质人才在企业中的比重又会是多少呢?

在调查的300家企业中,硕士以上学历及攻读过MBA的高级人才,在照明行业屈指可数;本科以上学历的员工占6%左右,最低的为0.5%,普遍在1-3%之间。也就是说,一家100人的工厂,本科学历以上的员工大约只有1-3人;

大专以上的最高占20%左右,最低的为1.5%,平均为4-10%;中专以上的最高占40%,最低的为4%,平均在10-15%之间;高中以上的最高占40%,最低的为10%,平均在20-25%之间。我们可以看出,大专以上学历的员工在照明行业的比例还非常低。尽管这与照明行业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有一定的关系,但10%的比例相对这个行业20%以上的成长速度来说,步调显得不一致。就算是一家大型的知名企业,其人才结构也出现一定的倾斜现象。一家约800人的照明企业,本科以上学历人数仅4人,大专30人;一家约300人的灯饰企业,本科学历仅1人,大专5人。

企业更看中人才哪方面?

在企业老板的眼里,他们究竟更看中人才的哪些方面?据调查,“能力”被排在第一位,选择的企业达218家,占总数的72.7%;“态度”排在第二位,选择的企业达162家,占54%;之后依次为“经验”、“诚信”、“忠诚度”、“学习心态”和“团队精神”,所占比例依次为30%、13.3%、12%、6.7%和3.3%。

其中,同时选择能力和态度的企业达89家,占29.7%;同时选择能力、态度和经验的企业为26家,占8.7%。

选择人才的主要标准是什么?

在这次调查结果中显示:能力、态度和经验依然被企业认为是选择人才最重要的三条标准。

令人惋惜的是,没有一家企业在这一项中填写了“团队精神”这一标准。品德和学习态度也被排在了第四和第五位,仅有73.8%左右的企业选择了品德,7%左右选择了学习态度。

其次,企业选择人才的其他标准还有:适应能力、发展潜力、可塑性、学历、忠诚度、吃苦耐劳等。企业最渴求德才兼备的人才,但目前这类人才的确难寻。

招工难的原因在哪里?

针对目前全国普遍存在的“民工荒”和招工难现象,被调查企业分析:

1、珠三角地区的工资待遇整体不高,几年内没有上调或上调幅度不大;

2、长三角发展迅速、西部大开发、珠三角竞争力下降,劳工选择西行或北上;

3、农村改革促进农民增收,生活水平逐渐提高,部分民工无须再出远门打工;

4、企业环境不理想;

5、企业数量增加,劳工选择机会增多;

6、高校招生多,由打工转为求学的人数有所增加;

7、打工者趋于理性化,选择企业更从容。

从珠三角和长三角两大地区的企业反馈信息中可以看出:被调查的100家长三角企业中,72.8%以上的企业认为招工并不难,甚至不缺工;而在200家珠三角企业中,67.5%的企业认为招工确实有点难,32.6%的企业正在大量招聘人员。

企业招聘方式有哪些?

从全国下半年开始,受“民工荒”的影响,照明行业也出现了招聘小高潮,有的企业甚至开出高价:每引进一名普通工人可获得200元的回报,企业老板发动工厂员工四处网罗人员。

据本次调查的结果显示,照明企业的招聘方式也出现多样化势头。采用招聘方式最多的为人才市场、网上招聘、媒体招聘和广告张贴,所选择的企业数量分别为178、123、86和81,所占的比例分别为49.3%、41%、28.7%和27%。其他招聘方式有高等院校和熟人介绍,企业数量分别为36和14,所占比例为12%和4.7%。

对于招聘效果,选择“非常满意”的企业仅37家,占调查总数量的12.3%;选择“好”的企业有56家,占18.7%;选择“一般”的企业142家,占47.3%;选择“不理想”的46家,占15.3%;另有19家没有回答此问题。

企业如何弥补人才空缺?

47.3%以上的企业反映招聘效果一般,那么,照明企业该如何弥补人员空缺造成的人力资源空白?

调查显示,122家企业认为可以从人才储备方面弥补人员空缺带来的空白,占总数的4

相关文章 led

资讯排行榜

  • 每日排行
  • 每周排行
  • 每月排行

华强资讯微信号

关注方法:
· 使用微信扫一扫二维码
· 搜索微信号:华强微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