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明远:个性化教育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来源:新浪教育 作者:--- 时间:2011-08-19 00:00

led

2011年个性化教育国际会议在京举行,著名教育学教授顾明远先生出席并发表演讲,以下是他讲话的全部内容。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的第二条“工作方针”中提出:“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第三十二条提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尊重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多种培养方式,形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规划纲要中还多处提到要因材施教,把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统一起来。这就为个性化教育提供了政策依据。

什么叫个性化教育?就是培养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为了使学生个性发展,就要给每个学生提供最适合的教育,使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充分的发展。为此就要改变原来那种千遍一律的人才培养方式,采用个性化教育的方式。个性化教育或者个别化教育在国际上早已有之,。不过成本过高,推进起来有一定困难。因此,如果在我国现有的条件进行个性化教育,就是值得探讨的问题。能不能从改变统一的要求、统一的评价体系做起,给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是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要求。生理学和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的遗传素质是不同的。普通儿童的智商是100,超常儿童的智商可达到130或140,智障儿童只能达到70、80。当然智商测量是否科学,也有疑议,不一定说明问题,但大家都承认人的天赋是有差异的。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多元智力理论。其实,每个人都具有加德纳说的8种智能,但每个人的智能结构是不同的。就拿人的思维品质来说,有的人逻辑思维比较强,有的人形象思维比较好;有的人思维敏捷,有的人思维迟缓;有的人思维开阔,有的人喜欢钻牛角尖等等,各有不同。如果用一种模式,一种标准去培养学生,很难得到圆满的效果。从教育学来说,教育要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根据不同儿童的特点、特长、爱好来因材施教,才能获得教育成功。我国古代《学记》就说:“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又说:“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材。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就是说,教师对学生要诚心,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他们的优势和劣势,因材施教,否则就达不到育人的目的。

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才是最公平的教育。怎样理解教育公平?教育公平有入学机会的公平、教育过程的公平,而最终的公平应该是使每个儿童的潜在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都能获得教育的成功。一个学生本来形象思维比较好,喜欢文学艺术,你偏要让他学奥数,这不是对他最大的不公平?一个学生动手能力很强,创造意识很强,你偏要让他去学理论的学科,这不是对他的最大的不公平?有些家长明知自己的孩子学习平平,但偏要让他上重点学校、重点班、实验班,结果孩子的学习越来越跟不上,越来越自卑,结果孩子的优势消失始尽。这就是没有找到他最适合的教育的结果。相反,如果给他提供适合的教育,他就能得到发展。2005年我们在黑龙江呼兰县开会,一个清华大学的学生介绍他的经历,他说,他在初中时因为学习成绩不好,爸爸让他辍学,老师去做家长的工作,说:“这娃喜欢画画,让他上学吧,将来可能会有出息。”爸爸答应了,后来考上了清华大学的美术学院。这就是很典型的成功的例子。所以,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体现了以人为本,人尽其材的思想。

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是现代社会多元化人才结构的要求。古代社会的人才结构是二元对立的,要不是人上人,要不就是人下人。而现代社会的人才结构是多元的,现代社会需要多种多样的人才。什么人是人才?我认为,只要有社会责任感,勤奋努力,为社会做出一定贡献的就是人才。最近报导,香港大学给一位勤奋工作几十年的清洁工颁发荣誉博士学位。这是尊重人才的典型。天才是人才中的精英,极少数人才能达到。就像规划纲要中所写的,现代社会需要数以亿计的高素质的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

个性化学习或者个别化学习,不能理解为单个人学习,更主要的是发挥每个学生主体性、主动性,使每个学生都能主动地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

怎样才能做到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就要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进教育教学方法。

首先要更新人才培养观念。规划纲要中指出,要树立人人成才观念,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成长成才。树立多样人才观念,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不拘一格培养人才。教师和家长都要尊重学生,相信学生,理解学生。相信每个学生都有潜在的发展能力,人人都能成才。

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

相关文章 led

资讯排行榜

  • 每日排行
  • 每周排行
  • 每月排行

华强资讯微信号

关注方法:
· 使用微信扫一扫二维码
· 搜索微信号:华强微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