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半导体照明产业联合创新中心落户南海

来源:南方日报网络版 作者:--- 时间:2011-09-02 00:00

led

广东半导体照明产业在创新发展上又迈出了跨越性一步。昨天上午,广东省半导体照明产业联合创新中心暨广东省半导体照明产业技术服务集聚区(孵化器)签约仪式在佛山南海举行(如图)。

作为省级产业创新平台,创新中心将立足广东LED产业的现状与特点,承担起对广大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创新支撑,力争用2年时间,建成广东LED产业发展战略智库、信息交互中枢、检测认证基地、技术创新桥梁、金融服务尖兵、入才培养高地、成果展示舞台。

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副厅长叶景图等相关领导、相关协会以及22家发起企业代表参加了仪式。

引领“LED大省”向“LED强省”迈进

一直以来,广东是LED产业大省,产值规模占全国半壁江山,然而,由于产业链之间的协同度较低,产业创新人才不足,标准缺失,创新能力与创新环境建设滞后产业发展等原因,阻碍着“LED大省”向“LED强省”迈进。

在此背景下,构建广东省半导体照明产业共性创新平台,带动形成广东省半导体照明产业创新服务集群,全面提升我省LED产业的综合竞争力成了当务之急。昨天上午,广东省科技厅、佛山市政府、南海区政府三方代表共同签约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并共同启动广东省半导体照明产业联合创新中心的建设。

据悉,该创新平台将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相结合、覆盖产业创新链各环节,为广东实现由LED大省向LED强省转变提供服务支撑和创新引领,同时也将打造面向广东、辐射全国、影响世界的LED产业创新服务集群。

“广东LED产业里有3000多家企业,产业链比较长,包括从最高端的外延材料、装备到外延片的生产、封装和各种解决方案的设计,所以一定要多个企业来参与,才能把事情办好。”叶景图说,首批22家发起企业在业内都是很有代表性的,在某一方面某一领域都是有着代表性和创新性战略的。

政府投入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

据悉,广东省半导体照明产业联合创新中心是由22家省内LED骨干企业发起成立,其中包括佛山国星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东莞勤上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惠州TCL照明电器有限公司等省内LED龙头企业。创新中心成立后,将常年接受相关单位的进驻申请,共同推动中心的管理和发展。

据介绍,创新中心建设期间,主要以政府财政投入为主。叶景图表示,虽然目前还没有明确的预算,但在第一阶段的配套建设,政府拟投入1亿元,每家发起企业则分别出资300万元。

而在创新中心建成并投入服务,则会采用政府投入与市场化服务相结合方式。对战略研究、知识产权态势分析、标杆体系研究等具有公益性的任务,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予以支持;对检测认证服务、产业联盟运营、人才培训、成果展示交易、融资服务等与企业和产业紧密结合的任务,则投入市场化运作。

“创新中心虽然是非营利性,但是我们还是会按照企业来运作。”东莞勤上光电股份有限公司发展部总经理刘金兰说,创新中心建成后将会成立理事会,有理事长,常务副理事长等,将像企业一样来运作。

叶景图表示,创新中心建成后将会交由一个高素质的专业人士来运作,到时将会面向社会公开招聘。

完善的产业配套吸引创新中心落户

广东省半导体照明产业联合创新中心落户在位于南海罗村街道的广东省新光源产业基地,这与区域的产业集聚发展和城市转型升级密不可分。

2009年,广东省新光源产业基地在南海扬帆起航,经过两年时间,广东省新光源产业基地33万平方米载体已基本建成,预计到9月底,将全部完成建设。

据悉,核心园区已经引入45家LED企业,包括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研发及产业联盟华南分中心、国星半导体、台湾奇力光电、中国赛宝实验室、基地融资服务中心等重大项目陆续进驻,逐步形成集生产、研发、人才培养、信息金融、销售、展示一体化的半导体照明集聚区。

“此次创新中心选择落户在位于南海的广东省新光源产业基地,主要是新光源产业基地起步较早,目前已初具规模,具备很好的产业基础。”叶景图说,罗村街道的区位条件也比较好,与广州等周边城市很靠近,有利于聚集人才。

在此背景下,广东省半导体照明产业联合创新中心将与广东新光源产业基地“双剑合璧”,形成具有先进创新能力、创意服务能力和较强辐射

相关文章 led

资讯排行榜

  • 每日排行
  • 每周排行
  • 每月排行

华强资讯微信号

关注方法:
· 使用微信扫一扫二维码
· 搜索微信号:华强微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