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集人才优势 打造“知识广发”

来源:证券时报 作者:--- 时间:2011-09-07 00:00

led

基业长青·聚焦广发证券成立20周年历史镜头之三

“我觉得广发证券是我个人的前途走向光明的重要载体,也是在资本市场、期货市场以及其他金融市场能够实现自我抱负的重要平台。”这一番话来自广发期货总经理肖成。

肖成是广发证券的第一批博士。作为广发证券“博士军团”的一员,他具有典型代表性,从普通的员工到子公司的负责人,肖成已经在广发证券工作了16年,之所以对广发证券存有深厚的感情,这与广发企业文化所崇尚的“知识图强”的核心理念密切相关。

传承“博士军团”人才优势

广发证券在创始人陈云贤博士的带领下,在创业初期吸引一批国内知名大学的博士、硕士,更有海外归国人员加入。这样高学历的人才队伍,在当时券商中非常罕见,因此,1996年5月27日,南方日报头版刊登了《资本市场上的“博士军团”》报道,引起业界的高度关注,广发证券从此获得中国证券业“博士军团”的美誉。

1999年,陈云贤博士提出“知识图强、求实奉献”的企业核心价值观,强调广发证券企业文化中的使命感、事业心、专业追求。这一理念吸引了一批批实干家和知识分子投身广发。

多年来,广发证券一直保持着这种人才的优势。2000年,广发证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挂牌成立,成为中国证券业首批博士后工作站,先后培养了40名博士后。在证券行业第一次证券从业资格考试中,广发证券通过率行业最高;在2004年证券业第一次保荐人考试中,广发证券33位投行人员通过了首批保荐代表人胜任能力考试,通过人数全国第一。

早在2007年,广发证券就意识到高端的复合型金融人才是券商业务创新的关键;4年间,广发证券共选送120名业务骨干到加拿大参与财富管理培训。截至今年8月,广发证券86位参加海外培训的学员成功通过答辩,被加拿大证券业学会(CSI)授予注册专业财富管理师资格,为经纪业务的转型抢先进行高端人才储备。

为打造自身人才品牌,广发证券成功推出了“星起点”财富管理师计划和“百日成才”市场营销精英计划。截至今年8月22日,广发证券注册投资顾问人数已达930人,投顾人数位居行业第一。广发证券相关负责人指出,证券行业不仅是资本密集型行业,而且是知识密集型行业,面对国内证券市场的激烈竞争,必须不断提升人力资源价值。广发证券把培训作为常规的人力资源开发手段,持续提升员工的人力资本价值,把人力资本增值视为与财务资本增值同样重要。

制定年度人才培训计划

证券行业的飞速发展,对从业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以往证券经纪人仅需要服务于客户的股票投资需求,但如今,证券经纪人则需要服务于客户的基金投资、债券投资以及其他资产配置需求。

“未来的趋势是证券从业人员需要向客户提供全方位的金融理财服务,这就对目前从业人员的知识结构和服务能力提出了挑战。那么,该如何提升从业人员的素质?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建立一个丰富的、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体系,并须将人才培养工作长期化。”广发证券相关负责人认为。

为了将员工培训作为一种长期的计划推行下去,广发证券每年均花费大量精力制定年度培训计划。

据悉,在每次制定年度计划之前,广发证券均会进行培训需求分析。“训需求分析是确定培训目标、设计培训规划的前提,也是进行培训评估的基础。作为培训活动的起点,明确的培训需求是培训有效性的前提和保证。”广发证券负责人认为。

据了解,目前广发证券年度培训需求分析主要有六个需求信息来源,分别是公司发展战略和年度工作报告、全体员工网上问卷调查、公司高层与部门访谈、培训现场调查问卷、绩效评估结果和外部培训机构信息。

以全体员工网上问卷调查为例,据广发证券相关业务人员介绍,这种方法主要通过网上学习管理系统进行员工个体层面的培训需求信息调查,调查选项主要分为四类,分别是专业知识、专业能力、核心能力以及管理能力。每个员工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选择,选择结果将直接反馈到系统平台。人力资源管理部可以直接获取公司员工在这四个方面各个类别的选择频度数据,并最终汇总成为员工个体层面的整体培训需求。

再以绩效评估结果调查分析为例,据介绍,该方法主要通过对员工试用试岗期满及合同期满考核数据进行取样分析,找出员工在责任心、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等七项核心能力方面的不足;并对管理级员工考核数据进行重点分析,根据年度管理级员工民主评议结果,对管理级员工在合规履职、创新能力、人才培养、组织管理与团队建设等评价指标方面找出相对不足之处,进而确定培训需求。

此外,广发证券还参照了业内其他公司的培训方法。据

相关文章 led

资讯排行榜

  • 每日排行
  • 每周排行
  • 每月排行

华强资讯微信号

关注方法:
· 使用微信扫一扫二维码
· 搜索微信号:华强微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