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密联系地区实际 大力开发人才资源

来源:《红旗文稿》 作者:--- 时间:2011-09-13 00:00

led

在“十二五”和今后更长一个时期,我国的科技进步不断提速、劳动力成本持续攀升、资源能源供应趋紧、环境承载能力有限的大背景下,广西等后发展欠发达地区要缩小与东部地区的发展差距,把资源优势、政策优势、区位优势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必须坚持人才优先发展战略,把人才工作摆到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大力开发人才资源,打造人才聚集高地,培育产业竞争优势,让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成为推动发展的不竭动力。

一、对于后发展欠发达地区,人才工作是引领科学发展的重要战略性工作

人才是在先进生产力中居于核心地位、起主导作用的因素。具有一定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的人才,是后发展欠发达地区科学发展最需培育、最有潜力、最可依靠的优势。从这个意义上说,资金和项目固然重要,但人才更为重要。输掉资金、输掉项目,可能输掉一时一事;但是输掉人才,却会输掉根本、输掉未来。

人才的成长和聚集、人才作用的发挥、人才比较优势的形成,并不是自然而然的过程,需要市场机制“无形的手”与行政力量“有形的手”共同发力。其中,人才工作规划、统筹、引导和催化的能动作用必不可少。人才工作,早一天播种就早一天收获,先一步布局就先一步主动。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科学人才观,像重视经济发展那样重视人才开发,像狠抓招商引资那样狠抓招才引智,像维护美好生态那样维护人才环境,真正把人才工作作为基础性、战略性和决定性的工作。要紧扣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遵循人才发展规律,大力引进和培养创业创新人才,突破发展“瓶颈”制约,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积极构建人才比较优势,支撑产业结构调整,培育特色优势产业;不断提升人才整体素质,增强自我发展能力,推动后发展欠发达地区走上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跨越式发展轨道。

近年来,广西着力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人才规划体系,全力推进人才政策创新,对人才工作进行战略谋划。定期进行大规模公招公选公推工作,大力引进工业化、城镇化专门人才,实施干部教育培训“十大工程”,开展农村百万党员大培训,对人才队伍进行战略提升。抓好重点大学选调生、大学生“村官”、选派万名新农村指导员、年轻干部挂职锻炼等工作,对“青苗人才”进行战略储备,把党管人才原则和“人才强桂”战略落到了推动广西科学发展的实处。

二、集聚和使用好各类人才,大力促进生产力发展

广西牢牢把握服务人才成长、服务科学发展这一根本要求,针对突出问题,探索打造一批“体制灵活、政策单列、重点保障”的人才小高地。这种“人才特区”的模式,较好解决了后发展欠发达地区人才“引不进、干不久、留不住”等问题,实现了显著的人才集聚效益、科技促进效益、产业发展效益和社会示范效益。

广西坚持从经济实力、科研水平、人才基础出发,按照“集中力量、重点突破、辐射带动”的思路,依托重点产业、重大项目、重要科研创新平台和优势企事业单位,打破地区、行业和所有制界限,分批创设自治区级人才小高地和市(厅)级人才小高地。这些创业创新平台服务大产业,背靠强团队,承担主攻坚,成为大批优秀人才迅速集聚、展示才华的宽阔舞台。在自治区级人才小高地建立财政专项资金随小高地数量增长而增加的投入机制,持续加大专项资金投入力度;给予更加灵活的用人自主权、分配自主权,落实高层次人才引进“绿色通道”,推行兼职兼薪,探索股期制、协议工资制;综合调配优质培训资源,优先考虑小高地中青年人才培养需要;强化项目化管理,分类完善项目资金激励机制、新增效益分配机制、绩效评估与淘汰机制,层层分解任务,使主管部门、载体单位和各类人才共享动力、共担压力,激发创造活力。据统计,“十一五”期间,自治区级人才小高地先后出台人才引进、培养、激励政策350多项,设立了一批院士工作室,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400多项。上汽通用的五菱微车成为国内首个年产销量均超过100万辆的单一汽车品牌,玉柴集团企业技术中心综合排名跃升全国同行第一,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千人计划”创新和创业人才实现“零”的突破。

广西人才小高地建设取得的扎实成效、显示的旺盛活力、展现的广阔前景,归根到底在于遵循了人才开发规律,破解了制约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难题,创新了人才激励保障的政策措施,为人才作用的发挥搭建了坚实的平台,真正解放了人才这个最重要、最能动的生产要素,以人才的优先发展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以人才作用的发挥推动了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

三、积极探索后发展欠发达地区人才工作的新路子

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若干意见》的深入实施,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不断提速,中国——东盟自由贸

相关文章 led

资讯排行榜

  • 每日排行
  • 每周排行
  • 每月排行

华强资讯微信号

关注方法:
· 使用微信扫一扫二维码
· 搜索微信号:华强微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