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大产业 实现大跨越
来源:上饶日报 作者:--- 时间:2012-01-10 00:00
加快产业建设,是打造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增长极的必然要求。 在我市全面提升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水平的关键时期,市第三次党代会提出,围绕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的目标,实施大产业战略。新一届市委、市政府把发展大产业作为战略性任务来抓,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大力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坚持在发展中调整,在调整中优化,在优化中升级,在升级中转型,大力发展大产业,实现经济社会大跨越,全市大产业建设呈现活力增强、发展提速的态势,必将为上饶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全新的机遇。 【精彩回眸】 2011年1—11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287.45亿元,同比增长21.11%,增速进入全省第一方阵,列全省第二位,高于全省平均增幅2个百分点。其中,轻工业完成增加值85.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1.7%;重工业完成增加值202.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2%,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70.3%。非公有工业实现增加值240.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5.6%,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到83.8%。 1—11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亿元及以上的企业达243户,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256.15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总量的89.11%,同比增长24.93%,高于全市平均水平3.82个百分点,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1.12个百分点。 1—11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运行质量显著提升,企业市场销售继续保持良好水平,工业企业产品产销率达到99.62%。 还有一组数据透露了一条十分重要的信息:有色金属、新能源、机电光学、新型建材四大主导产业,1—11月份实现工业增加值208.14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72.41%,同比增长17.76%。其中新能源产业一枝独秀,同比增长49.3%,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平均增幅28.2个百分点。这表明四大主导产业撑起了全市工业经济的半壁江山,大产业战略的深入实施垒起了我市明显的规模经济优势。前三季度,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90.4亿元,同比增长5.2%,实现农业增加值120.3亿元,同比增长5.1%;全市农民人均现金收入为4311.5元,较上年增加了628.07元,同比增长18.7%。同时,我市新增了万年贡米集团和恩泉油脂有限公司2家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收入过亿元的农业企业达到35家,农业产业化在我市已初具规模。 【新年展望】 新的一年,我市将紧紧围绕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这一目标,把发展大产业作为战略性任务来抓,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大力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大力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努力建设经济发展、政治进步、社会和谐、文化繁荣、生态优美、人民幸福安康的新上饶。 着力推进百项重大工业项目建设。围绕增加产品附加值、延长产业链,重点做优做强有色金属、新能源、机电光学和新型建材四大主导产业;加快发展新兴产业,培育一批低碳、低排、低耗、低污的“四低”产业,推进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培植一批新的工业经济增长点。 着力建设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重点推进大功率芯片、LED照明系列产品和光学精密仪器生产基地,高纯多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生产基地,锂电池生产基地,铜材精深加工、黄金采选加工、铅锌冶炼加工基地,客车生产基地,汽车零部件供应基地,镁质陶瓷生产基地等七大产业基地建设,加快产业集聚,延长产业链,发挥规模效益,力争七大产业基地建设总投资达到400亿元左右,七大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增幅达到25%以上。其中新能源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增幅达到30%以上。 着力壮大骨干企业。完善“四个一”(一对一帮扶、一站式办结、一单清收费、一条龙服务)举措,继续抓好各项惠企政策的贯彻落实,鼓励支持中小企业和非公企业加快发展步伐,加大研发投入,加强自主创新;健全金融信贷支持工业和信息化发展的激励机制,积极推进银企合作,创新更多中小企业融资模式。 着力提升园区发展水平。加强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工业园区产业配套能力和承载能力,促进工业园区上规模、上水平。 在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过程中,我市将立足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坚持用标准化、特色化、品牌化理念发展农业,努力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为此,我市将大力发展一批农业龙头企业,规划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围绕优势产业,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继续推进优质农产品品牌的培育,提高产品附加值与市场竞争力;健全农业社会化生产服务体系,提高农业
下一篇:东贝获美通路商LED照明大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