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电器材适应螺旋式上升发展规律

来源:中山LED网 作者:--- 时间:2011-07-22 00:00

led

核心提示:一直以来,中电器材以专业的技术分销商品牌形象出现于市场,而且深入的应用设计开发为该公司多年来稳步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几乎所有

一直以来,中电器材以专业的技术分销商品牌形象出现于市场,而且深入的应用设计开发为该公司多年来稳步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几乎所有的业务也源于设计服务。2010年,中电器材营业收入达到13亿元人民币,增长率为30%。在跨越了10亿元人民币规模的门槛之后,中电器材开始探索新的盈利模式与发展动力,以满足规模成本的经济需要。

总体来说,2011年中电器材将从三大方面着手应对当前发展需要。一是增加贸易服务。但不过就在几年前,中电器材刻意放弃贸易分销的板块,一心一意走技术分销路线。“此贸易非彼贸易,与过去帮客户做配套的特点是不同的,现在完全是在公司有一定能力和实力的前提下开始调整搭建贸易的平台,这非常符合一家企业螺旋式上升发展的需要。”中国电子器材深圳有限公司总经理周继国分析说,“过去是被动应对,现在是主动出击,利用各种优势资源提供有竞争力的产品,服务已不在一个层面上。”

增加贸易业务的方式有多种,目前中电器材更多的是采取合作多赢的发展策略,与数家其它原厂及分销商同行进行优势互补。周继国说:“分销商不一定什么都要自己来做,否则自身资源将会很分散,不如大家互补性地合纵连横,一起快速成长。”当前贸易业务的比重还不到10%,他认为未来这部分的比重将逐步上升,甚至超过50%,“这仍然是符合分销商的基本规律,贸易业务的成长快速会快于做设计开发。”

之所以增强贸易业务的开发,周继国表示也是出于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一方面,只有企业的营业规模迅速再扩大,才能消化不断上升的企业成本,同时也只有当前的规模才能有力支持贸易业务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设计服务为企业已经带来坚实的客户群基础,通过贸易业务也能扩大客户规模,两者之间还能相辅相成形成良性循环。“不过,这并不是在调整公司的专业方向,而是增加业务组成部分,我认为是与现有的组织和能力相匹配的。”周继国强调说。

除了与采购供应相关合作,中电器材还牵手一家电子商务企业,着力打造互联网采购平台,预计年内上线。此外人工方式也被视为支持中小客户的重要服务手段,公司正在积极培训相关支持人员及测试400电话系统的运营。

二是取得规模与灵活性之间的平衡。周继国认为,原厂对代理商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持续推动市场的能力,这一点对代理商的实力考验不小,与此同时,中国客户成长迅速,不再是过去无计划预测又压低成本拖欠货款的现象,转而向规模与规范化要求发展,并且还不失灵活性的支持。“这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较大的挑战,我们自身要在灵活与规模化、规范化之间取得平衡,同时保持服务灵活性及降低灵活性带来的风险。”周继国说,“复杂性程度更高,只能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完善解决的方法”。

三是为下一个三年规划打好基础。他透露说,除了电子商务和贸易业务之外,中电器材已经开工建设位于东莞松山湖 10万平方米的自有园区,最迟2014年公司运营总部、仓储与物流中心都将迁往该地,准备充足的硬件平台应对下一个发展阶段的需求。此外,去年设立的台湾、新加坡办事处还将继续深耕当地市场与客户,未来希望能够携手中国元器件厂商走出去。

相关文章 led

资讯排行榜

  • 每日排行
  • 每周排行
  • 每月排行

华强资讯微信号

关注方法:
· 使用微信扫一扫二维码
· 搜索微信号:华强微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