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锦祥的辞职标志着奇美实业淡出面板产业的经营。”台湾IT行业一位分析师指出,目前台湾业界普遍推测,奇美电子第二大股东鸿海集团将全面接手奇美电子,而奇美电子董事长一职有可能由鸿海董事长郭台铭接任。至于台湾当局推动的友达光电与奇美电子的合并案,可能因鸿海的接手变得更难。
业绩亏损
2009年11月,鸿海集团旗下面板厂群创光电与奇美电子合作,新公司名称仍为“奇美电子”,合并后的奇美电子销售规模超过友达光电,成为全球第三大面板厂,仅次于三星和LGD。其中,奇美实业占股40%,鸿海持股36%.奇美实业委派廖锦祥出任奇美电子董事长,鸿海则委派段行建出任副董事长。
然而,合并后的奇美电子并没有实现当初“1+1>2”的效果。相反,在三星、LGD和友达光电均实现盈利的2010年,还亏损3.24亿美元。今年又因为面板价格持续下滑,前三季度亏损额已达441亿元新台币,亏损面也远大于三星、LGD和友达光电。
为此,奇美电子在年中还启动600亿元新台币银团联贷案,以缓解运营资金的紧缺。廖锦祥也为此抱病奔走,但到9月,银团仅同意300多亿元新台币,根本达不到预定额度。
与此同时,由于友达光电也身陷连季亏损,所以台湾当局开始撮合友达光电与奇美电子的合并,以掌握面板市场主动权。廖锦祥和友达光电董事长李?耀均表示出开放态度,不排斥双方的整合。
毕竟,友达光电与奇美电子面板合计产能占全球份额25%,若能合并将成为全球第一。“李?耀和郭台铭两个在并购历史上,都是收购别人,从没有被别人并购过。从这一点来看,台湾面板双虎合并难度很大。”上述分析师说。
面临大陆面板追击
“此次奇美电子高层变动,可能让奇美与鸿海的整合更加紧密,也是整合奇美触控面板及零部件资源的一大契机。”群智咨询研究总监李亚琴指出,鸿海是苹果产品的主要代工厂,可以强化奇美的触控面板和中小尺寸面板优势。
据悉,郭台铭之前也是希望分拆奇美电子触控面板和中小尺寸面板业务,但与奇美电子创始人许文龙意见相左,而未能成行。
复旦大学先进材料实验室平板显示工程研究中心主任谷至华指出,全球液晶面板市场剧烈变化和台湾两大面板巨头的动向,其实都是因为国内高世代面板项目所影响。
若华星光电和京东方的高世代面板线如期达到满产,因为关税的原因,京东方和华星光电肯定能获得国内彩电厂家的面板订单,影响最大的就是奇美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