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扩容警惕“规模不经济”

来源:中山LED网 作者:--- 时间:2011-12-23 00:00

led

核心提示: 记者注意到,在新公司集体突击上市的同时,已上市公司也纷纷启动扩产计划。鸿利光电拟通过新设立全资子公司在广州市花都机场高新科

 记者注意到,在新公司集体突击上市的同时,已上市公司也纷纷启动扩产计划。鸿利光电拟通过新设立全资子公司在广州市花都机场高新科技产业基地投建LED产品应用与开发生产基地,投资总额2.66亿元。东山精密(002384,股吧)拟对原LED业务进行大幅扩产,预计扩产将使得LED颗粒年生产能力达到30亿颗,LED背光模组年产能达到450万套。ST甘化也于日前披露,临时股东大会审议批准全资子公司在江门投资8.36亿元建设LED外延片生产项目。再算上此前宣布增资扩产的德豪润达(002005,股吧)、奥拓电子、拓邦股份(002139,股吧)、天通股份(600330,股吧)等公司,今年以来扩大产能的LED公司不胜枚举。

  需要警惕的是,一个个看似前景无限、布局合理的项目,组合构成了整个行业链的非理性扩张。这种产能过剩背景下持续扩产,不仅存在于基础化工、造纸印刷、食品饮料等传统行业,也开始在LED等新兴产业蔓延。

  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LED产业产值预计将达1540亿元,同比增长22%,而产量同比增长超过50%。但在产值产量高增长时,三季度以来LED行业毛利率已经明显下滑,部分上市公司不得不面对增收不增利的窘境。三季报数据显示,雷曼光电前三季综合毛利率29%,同比降低9.29个百分点,主要因为LED封装LED显示屏行业竞争日趋激烈、产品价格持续下滑。国星光电(002449,股吧)也由于产品价格下调、毛利率下降,预计2011年度净利润同比下降幅度为5%~25%。

  作为“十二五”规划中节能环保产业的重要部分,LED被赋予无限美好的想象空间。但不少业内人士已经开始担忧价格下跌风险,认为投资规划和在建产能已远超市场实际需求,整个产业正陷入结构性过剩危机。

  东方证券研究员周军在评价LED企业集中上市时表示:“该现象一方面说明产业的快速成长、融资渠道的增加,也反映了目前经济大环境不景气,LED各企业资金短缺。冲刺上市是各公司募集大量资金渡过难关,顺势扩展规模以便存活下来的唯一途径。”

相关文章 led

资讯排行榜

  • 每日排行
  • 每周排行
  • 每月排行

华强资讯微信号

关注方法:
· 使用微信扫一扫二维码
· 搜索微信号:华强微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