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富士康问题为代表的中国代工业管理难题
来源:华强电子网 作者:—— 时间:2013-05-29 10:34
全球代工巨头富士康接连上演跳楼事件。
为了声讨这家“血汗工厂”,曾有记者化妆成民工,到太原富士康“潜伏”20天,体验流水线上的生活。记者被分到的工作是“收料”——把沿着流水线流下的手机和电纸书的壳拣到托盘中。
经过计算,他得出以下数据:上班的10个小时内,每个工人大约需要收八九千个料,平均每4秒就要重复一个“伸手—拿料—放料”的动作。对于流水线上的那些青春之躯来说,这是多么枯燥乏味并且无望的工作啊。
指责和议论从未平息,但却少有人站在富士康的角度来看问题。
有数据显示:2012年上半年,富士康总营收25.04亿美元,比上年同期的29.94亿美元下滑16.37%,净亏损2.26亿美元,上年同期净亏损1764.8万美元。该公司已连续四年出现上半年亏损。
我们有理由相信,富士康的工作时间和劳动强度,一定经过了精确的测算,它的底线是即能保证公司赚到钱,又让工人又不致过劳死。现在,这条底线似乎都难以维持了。
一边是疲惫的工人,一边是微薄的赢利——这不光是富士康,恐怕也是整个中国制造的难题。 利润已经薄如刀锋,工厂无法给工人提供更高的待遇(事实上,自2010年至今,富士康最低工资标准已经从八九百块涨到了1800块),也不能给予更宽松的工作时间,但流水线上苦闷压抑的工作,必须有人干,不是你,便是他。
富士康也曾尝试通过加薪、建立工会等行为,舒缓员工的生存状况。但这种努力未能完全奏效。2011年底,富士康公布了斥资上千亿元的“百万机器人”计划。按照该计划,未来富士康一些单调、重复的流水线工作将由机器人承担。
这些不知疲倦、不惧危险的机器人开始把工人从疲倦和压抑中解放出来时,外界却又有了“机器人将引发工人失业潮”的担忧。
富士康,你为何如此左右两难?
上一篇:中小企业应以怎样的策略应对危机?
下一篇:经营理念 苹果无需向华尔街看齐
- •SFA半导体出售中国子公司!传富士康将接手2024-02-21
- •退出中国市场后,传Graphcore正考虑出售2024-02-19
- •代工价格战;芯片价格倒挂!NXP/TI等最新现货行情 | 周行情130期2024-01-15
- •中国禁止部分稀土、IC技术出口2023-12-22
- •投资5亿元,河南富士康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公司成立2023-12-20
- •突发!富士康、和硕印度工厂停产!2023-12-05
- •突发!电子代工巨头富士康被调查!2023-10-24
- •烂尾!富士康100亿美元项目倒闭2023-09-04
- •X-FAB率先向市场推出110纳米BCD-on-SOI代工解决方案2023-06-02
- •5亿美元! 富士康将在印度特伦甘纳邦建厂!2023-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