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耕UE 智能电视功能服务逐步落地

来源:华强电子网 作者:刘婕妤 时间:2013-07-15 09:38

       “没有用户体验(UE)的巨大进步,再智能的设备都是多余”,在2012年智能电视与数字产业大会上,深圳市盖亚技术有限公司CEO周华林用这样一句话总结了用户体验的重要性。中国智能电视经过三种产品的演变发展成熟,功能应用不断丰富的同时,用户的实际体验成为制约瓶颈。与去年的概念式营销相比,今年的智能电视厂商纷纷在用户体验上花心思,让智能电视功能服务逐渐落地于用户的实际应用。

 

        智能随着各式产品的推出渗透到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电视的智能化成大势所趋。虽然平板、智能手机等终端侵占了一部分电视服务份额,电视的开机率不足30%,但电视机作为客厅中心的地位并未动摇。联想数字家庭事业部产品总监李瑛认为,在放松和娱乐的过程中,用户需要一个高清、大屏的设备来获得视觉上的舒适,这是一个生理上的需求,同时,多人共同观看、共同娱乐,又代表了人类情感上的需求,而这两大需求是其他互联设备所无法取代的。据DisplaySearch分析数据显示,中国是最大的单一市场,2016年中国液晶电视出货量将占全球总量的23%,在今年国庆黄金周期间,中国液晶电视销量达300万台,年增幅超15%。此外,据奥维咨询(AVC)监测数据分析,国庆黄金周智能电视的渗透率达42.5%。然而,具有巨大市场发展潜力的智能电视,内容应用的缺乏及用户体验较差的状况,在一定程度上成了掣肘。联想、TCL、康佳等电视厂商从多方发力完善细节,以提升智能电视的用户体验性。

 

                 

 

何为用户体验?

       用户体验存在一定的主观性,是人的主观意识对事物的综合感受。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这也为产品的用户体验设计带来了一些不确定的因素,总的来说,产品的一系列特点必须符合人的基本特性和需求。

       不同行业范畴的用户体验设计可能存在一定差异,在消费电子领域,TCL多媒体UE设计所所长王柳认为,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来界定用户体验,一是硬件和技术层面,屏幕的分辨率、芯片、配件等;二是可用性。包括在产品中设置的容积、人际交互体验等,是与人的基本使用操作相关的一个范畴,有非常多专业的方法去实践;三是设计美学与情感呼应。用户体验不仅需要将三部分做好,更重要的是实现三者间的很好的融合。在王柳看来,苹果产品这所以具备优秀的体验性,就是将三者结合得很好。

        从用户使用智能电视获得的基本服务角度,李瑛发表了自己对用户体验的看法,首先是VOD,作为一个核心需求,目前的智能电视上基本配备在线视频点播,Loading速度、片源质量等,会影响用户对这个服务的评价;其次是应用程序,简单地从其他终端平移过来是不够的;还有一个是操作的简便性,界面必须美观简单,操控方式照顾大多数人特性。

        无论对用户体验如何定义,都是以用户为中心,以人性化为诉求。在智能电视使用过程中,硬件配置是基础,技术是支撑,界面优化、人机交互方式、平台等直观体验则对用户的感知最直接。

 

双核CPU/GPU成标配

       “2010年之前,平面电视的驱动因素是面板的增速,国内电视厂商主打的HD、full HD、健康电视、DDHD等概念,其实是面板的技术在推动,但是现在仅是面板技术已经不够”,在DisplaySearch研究总监张兵看来,目前驱动整个电视市场成长的因素,是操作系统、UI等电视本身性能和面板性能。应智能电视多样化功能的需求,处理芯片、编解码能力等硬件技术对体验性有较大的影响。

       目前,屏的分辨率、色彩及大小依然是用户评判的重要依据,国内品牌厂商如康佳、TCL、海信、长虹等推出了高清、大屏、窄边框的智能电视,依据先前积累的技术优势继续领跑。与之前相对成熟的传统电视产业相比,并无太多突破。不过,据业内人士称,画质更优、尺寸更大、更薄、耗电量更低的OLED面板,有望成为电视产业的下一个增长动力。晨星半导体作为全球最大液晶显示器控制IC和电视芯片(数字+模拟)提供商,据其副总经理范正海透露,该公司在OLED面板技术上已经做好相关准备,只待市场的进一步发展。不过OLED面板较高的成本近期内依然会成为制约厂商采用的因素。

       此外,智能电视芯片也就加入多核竞争,由于应用功能需求不断扩大,新技术如裸眼3D、4K*2K显示、体感、声控等在智能电视上得到应用,要求处理器具备更高的性能。今年4月,晨星半导体推出双核SoC,采用Cortex-A9架构,主频1GHz,支持Android4.0操作系统、3D及1080P高清输出,得到了包括TCL、康佳、创维在内的国内品牌厂商青睐,据相关介绍,晨星半导体明年将部署主频在1.2 GHz以上多核SoC。早在年初,高通发布8064四核心处理器,主频为1.5GHz,支持安卓4.0、Wi-Fi、音讯编解码,联想K系列的K91上,采用的则是高通8060,双核1.5 GHz CPU、功率集成GPU,1GB RAM存储、8GB内存,而是10月最新推出的S系列智能电视上,联想搭载Marvell ARMADA ?1500系列DTV SoC平台(88DE3100),在性价比上具有一定的优势,使得联想智能电视进入了主流价位。此外,其他电视主芯片商也开始跟进,包括矽统、联咏、瑞昱及意法半导体(ST)加紧研发速度,并可望在2013年陆续补齐双核心芯片阵容。资策会MIC资深产业分析师戴鸿钧认为,由于智能电视作业系统架构更趋复杂,加上面板解析度及人机介面升级占用更多SoC效能,双核CPU加双核GPU的SoC方案将逐渐成为新一代智能电视的标配,协助品牌厂优化联网、视讯串流使用体验。在编解码能力方面,范正海预测双解码将是发展方向。

       在范正海看来,智能电视还没有完全进入后PC,这与之前电视厂商主打概念式营销不无关系。不过芯片处理能力的不断增强,使智能电视在视频播放、娱乐应用等方面的操控流畅度进一步提升,为用户的整体体验性提供了硬件支撑。

 

应用软件

       除了芯片支持,软件应用对智能电视尤为重要。目前国内智能电视机基本上都是采用安卓系统,安卓智能手机、平板的高普及率为用户对智能电视的心理接受搭建了桥梁,然而,电视大屏等特点,决定了从其他终端简单的平移存在一系列问题,基于电视特性的应用研发成了必须。

       据康佳集团多媒体全球研发中心副总经理仪海波介绍,智能电视产业在逐步建立,但还未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在去年去找应用开发者还是比较困难,今年有了明显的改变。康佳自主研发的应用程序商城KKAPP。COM,是一个为康佳云电视用户提供在线服务,让用户浏览、下载及购买第三方应用软件的综合服务平台。从商城里我们可以看到,应用软件数量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但与手机、平板终端相比,还是有一点的差距。另外,康佳携手百事通和银联打造的在线支付平台还是具有一定的特色。

       联想于今年5月正式进军智能电视领域,据了解,联想花了5年时间来研发智能电视,在应用APP层面也下了不少功夫。据李瑛介绍,目前乐商店专门为电视定制的应用达2000款,游戏600款,其中大型游戏20款,且运行流畅。

资讯排行榜

  • 每日排行
  • 每周排行
  • 每月排行

华强资讯微信号

关注方法:
· 使用微信扫一扫二维码
· 搜索微信号:华强微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