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大规模的TD-LTE招标盛宴下暗藏杀机

来源:通信世界 作者:—— 时间:2013-08-06 09:06

       一边是国内大规模的TD-LTE试验网部署,一边是TD-LTE的国际化,这两条看似并行独立,互不影响的路线,却也因为中国移动这场史上规模最大的TD-LTE招标盛宴,将潜在的矛盾暴露无遗。

       是分享还是独食,这是激发矛盾的关键所在。矛盾的初始在于以国际厂商身份参与竞标的诺西以最低的价格率先挑起的价格战,而这一矛盾,却也因为华为发表支持国际厂商在国内TD-LTE建网中作为主流建设者之一的观点之后,再次升华。有媒体分析称华为此举更多的是通过支持国际厂商参与,挤压国内厂商份额,同时赢得在国际市场更多的机会。尽管引发多方猜忌,但从更深层的角度来看,全球通信厂商共同参与和推动TDD产业的繁荣发展,这其实更符合TD-LTE的发展战略。

       在TD-LTE发展之初,路线就已经明确,国际化才是最终方向。而要实现这一目标,紧靠中国移动与国内厂商参与远远不够,只有吸引更多的国际运营商与国际厂商参与,加速完善产业链,才能实现从系统到终端各环节产品的优质优化,让TD-LTE在国际化的道路上走的更加长远。

 

矛盾体: TD-LTE发展考验国际厂商热情

       从TD-SCDMA到TD-LTE,我国自主知识产权在冲击国际的道路上,实现了质的突破。而这种突破,也彻底改变了TD产业“少数人”玩的格局。

       经过前期的市场布局与推广,TD-LTE产业已吸引了除中兴、华为、大唐等以外,包括爱立信、诺西、高通、Marvell等重要国际厂商的共同参与,实现了从系统、测试到终端较为完善的产业形态。与此同时,TD-LTE在国际市场也取得了巨大突破。根据中国移动公布的数据,截至今年6月,全球已有17张TD-LTE商用网络,同时有38张商用网计划部署TD-LTE。

       不可否认,TD-LTE已经取得阶段性的成绩,这与中国移动的大力推动,国内外厂商共同参与不无关系。尽管在TD-SCDMA时代,由于技术、标准与产业规模等方面的原因,国际厂商参与度不高,但进入TD-LTE时代以后,这种局面很快改变,爱立信、诺西等国际厂商均在发展之初就开始了大量的研发投入,从标准、技术到产品,全力支撑。同时将TD-LTE作为战略投入,积极参与到国内外TD-LTE试验网、商用网的建设部署中。

       国际厂商参与的必要性背后,其在TD-LTE市场份额上的表现也考验着国际厂商参与的热情。尽管爱立信、诺西在国际市场中,也斩获了TD-LTE一些份额。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商用网以及试验网项目规模仍然偏小,整体用户数不足500万,对于产业拉动作用明显有限。更重要的是,作为TD-LTE产业的主导者,中国移动国内TD-LTE上马落后国际,已经令产业界的信心有所动摇。而中国移动之前推出的TD-LTE三年规划与“双百”计划不仅是拉动TD-LTE国内发展的重头戏,同时也是要给产业注入更多的信心。

       从这个层面来讲,中国移动此轮TD-LTE网络规模建设不仅是建一张全球最大的网络那么简单,更多的是要在国际市场呈现产业的繁荣生态,而国际厂商的参与度事关重要。在TD-SCDMA与TD-LTE前两期13城市试验网招标中明显失利的国际厂商,能否在此次规模招标中份额提升,也直接影响到国际厂商的参与热情。

       在国内电信市场,国际厂商一直提供高质量、技术创新的产品与优质的服务,而在TD-LTE市场,前期大量的技术储备与现网验证也证明了国际厂商在技术上的能力与优势。而其所主推的F频段新建方案,尽管在成本上要相对升级有所提高,但对中国移动TD-LTE后续发展却更为有利。

       技术上不存在问题,价格因素是否会再次影响。实际上对于TD-LTE发展而言,价格因素应该靠后,而是从技术优势、产品性能以及后续服务等方面进行综合考量。只有将国内外放在对等地位,有序地良性竞争,才能更好地推动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不确定性:国际化风险犹存

       在4G的发展轨道上,FDD与TDD进行并行发展的轨道。尽管后起的TDD在技术发展方面,已与FDD基本没有差距,但在产业化,尤其是市场规模上仍有着较大的落差。

       GSA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3月19日,全球已部署了142张FDD LTE商用网。在终端方面,目前,全球已推出了948款支持LTE的用户终端设备,其中绝大部分支持FDD LTE。

       这从侧面反映了TDD在产业链聚合效应上还不够强大,而在国内厂商基本全力支持的情况下,壮大的通道就在于更多国际运营商与厂商的支持。从而实现从基础实施领域到终端等各环节的快速规模化与产业化。

       如果这一问题仅仅只是差距的话,通过一定的时间积累可以慢慢弥补。但却不能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尽管全球已有17张商用网,然而其中大部分的运营商确是拥有同时拥有FDD与TDD频段,尽管TDD在频谱资源利用率上的优势,以及前期产业参与度上考量,使其在网络建设方向上暂时偏向了TDD。

       需要注意的是,在现有商用网络中,仅日本软银与印度Bharti在TD-LTE建网上实现了一定的规模,其他运营商仍以试验网为主,规模偏小。而在缺少国际厂商共同参与,产品研发与供应以及后续服务将会向国内厂商倾斜,而这也是很多国际运营商并不愿意看到的局面,转向FDD的可能性仍然存在。

       众所周知,产业链的企业和规模对长期的发展演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GSM/UMTS最初主要由欧洲厂商爱立信、诺西等主导,但由于其坚持和强调产业开放共存,吸引全球电信设备商例如中兴、华为、北电、朗讯等共同加入到GSM/UMTS产业链中来,产业链规模不断扩大,最终GSM/UMTS成为全球最主要的移动通信制式。

       而曾经一度在市场上风行一时的4G标准WiMAX,却也因后续推力不足,加之技术之间竞争加剧,被视为WiMAX坚定支持者的英特尔、思科等相继放弃这一市场,其连锁效应是,从台湾到俄罗斯,甚至美国这一WiMAX的核心阵地的运营商相继开始转战FDD与TDD阵容,彻底落败。

 

关键市场突破:凾待国际厂商作为

       国际厂商参与有利的一种重要可能是壮大TD-LTE市场的国际影响力。无论是爱立信还是诺西,多年电信市场的耕耘,使它们在国际电信市场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业务跨越上百个市场。虽然,国内电信厂商同样拥有这些优势,但在一些关键市场的影响力,却远不及前者。

       近年来,随着中国电信企业海外市场的扩张,其在海外市场的影响力快速提升。但也正因为如此,一些关键市场却也由于威胁其本土企业的发展,让国内电信厂商难以突破,颇感无奈。

       这一现象在电信市场发展旺盛的区域尤为明显。从美国多次发起的无缘由的安全调查,到欧盟的“双反”,尽管其中不排除经贸政治化与区域贸易保护的影响,但很显然,这种对中国电信企业的涉阻在国际电信市场短期内很难改变,而棱镜门事件或许会让这一事态变得更为严重

       国际厂商的参与,一方面在相对开放市场,与中国电信企业展开有序竞争,促进产品创新与服务优化,共建TD-LTE国际线。另一方面,在关键市场,尤其是美国市场,在华为、中兴、大唐等国内厂商难以突破的局面下,国际厂商是将TD-LTE带进去的关键通道。而美国运营商Clearwire在放弃WiMAX以后,也正在将建网目标转向TD-LTE,这更是一个将TD-LTE转化成美国无线市场主流技术标准难得的契机。

       TD-LTE发展的根本是要改变TD标准的孤岛性质,真正实现国际化。从发展的角度,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中国移动,都不希望国际运营商与国际厂商仅仅是“贵在参与”,而是更深层次的融入。目前,TD-LTE已经实现了一个好的开端,但同时也面临着诸多不确定因素,在国际化的大战略背景下,中国移动应该着力巩固产业链各环节的信心,在积极开辟海外市场的同时,在国内市场构建开放公平的产业生态环境,有序推进TD-LTE产业规模化与国际化。

资讯排行榜

  • 每日排行
  • 每周排行
  • 每月排行

华强资讯微信号

关注方法:
· 使用微信扫一扫二维码
· 搜索微信号:华强微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