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智能化”成新常态 衍生“定制化”新变革——英飞凌科技(中国)有限公司总裁兼执行董事 赖群鑫
来源:华强电子网 作者:------- 时间:2015-01-01 00:00
回首2014年,对英飞凌而言,这是成功的一年,营收比上一年度增长了12.2%,超出全球平均值。展望2015年,我们认为公司发展的良好势头仍将延续,预计营收将增加8%左右。
在市场需求不断增加、国家扶植政策陆续出台、人才储备愈加完善等利好条件下,我国的集成电路产业取得了迅猛发展。对于英飞凌而言,在面临国际竞争的同时,来自本土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但得益于英飞凌的增长驱动,2015年市场也将利好。
首先,英飞凌对国际整流器公司的并购,可以扩大我们的业务规模和范围,并获得可观的成本效益。
其次,英飞凌所关注的高能效、移动性和安全性市场需求都在不断攀升:全球汽车市场不断增长,消费者对驾驶安全和便利性的需求,汽车技术创新越来越依赖于半导体;可再生能源和铁路运输业务领域需求的急剧攀升,以及工业驱动业务的复苏;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市场需求持续攀升,通过移动设备交换数据的大势所趋,以及移动基础设施的扩建;电子支付卡、电子身份证照和身份认证解决方案的市场需求大幅增加,中国银行卡向金融IC卡的迁移,以及基于芯片的信用卡在美国的增长。
此外,物联网也是英飞凌重点关注的领域,比如,在工业4.0领域,作为德国工业4.0的理事会成员,英飞凌在工业4.0计划中发挥着双重作用:不仅提供了大量领先的半导体产品和解决方案,如近期我们与德国电信共同推出一款用于保护网络化生产的安全解决方案,该方案涵盖了产品的下单、生产、运输方案和交货的全生命周期。针对下单的操作者、用于下单的电脑、连接一切信息的路由器和生产线都提供了身份认证以确保安全;同时,作为工业4.0的使用者,英飞凌也走在了科技最前沿。2014年6月,我们推出了“工业4.0试点基地”项目,该项目让工厂实现了智能互联,各种智能设备被内置在从原材料到生产再到运输的各个环节中,云技术负责把所有的要素连接起来,生成大数据,自动修正生产中出现的问题。在智能电网领域,英飞凌功率产品覆盖从发电、输电、配电、用电,再到电能存储等所有环节。英飞凌半导体器件的高能效、长寿命和高可靠性特别适用于新能源发电所独有的地处偏远、难以维护等特点。很多大型风电场位于海上,陆上风电场也多设置于偏远位置,任何的故障和维修都会直接影响到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可行性。储能环节是智能电网中最具挑战和创新性的一个领域,英飞凌的功率转换解决方案涵盖了蓄电池系统的全部功率要求,并且效率高达95%以上。
英飞凌源自德国品牌,在产品技术、新材料开发以及商业模式等方面,我们都坚持不断创新;“零缺陷”质量项目表明我们对产品质量的不断追求,这些优势是我们始终立于业界领先地位和赢得客户信赖的重要因素。
英飞凌的业务重点与社会需求紧密相连,我们提供的创新半导体解决方案将帮助社会有效解决在环境污染,以及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方面面临的挑战。“根植于中国,服务于中国”是英飞凌本土化战略的核心内容,我们积极参与并全力支持本土半导体产业的发展,与众多本土企业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如2014年9月,我们与中国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此外,我们与众多本土客户、高校建立了联合实验室,通过建立产业生态圈,积极推动本土设计产业化。
- •大联大世平集团推出基于MemryX和瑞芯微产品的边缘AI多路物体检测方案2025-04-01
- •Arm 荣登《Fast Company》2025 年度最具创新力 AI 公司榜单2025-04-01
- •贸泽电子田吉平荣膺产业特别贡献人物奖2025-03-28
- •Melexis扩展其IMC-Hall电流传感器芯片,满足智能电力应用需求2025-03-28
- •艾迈斯欧司朗亮相2025上海国际汽车灯具展览会 以创新驱动未来出行2025-03-27
- •瑞萨电子推出高集成度LCD视频处理器, 赋能新一代ASIL B等级车载显示系统2025-03-27
- •瑞萨电子推出全新低功耗蓝牙SoC,为车载应用带来更低能耗2025-03-27
- •Arm 携手 Stability AI,通过 Arm Kleidi 实现端侧音频生成速度 30 倍提升2025-03-26
- •蔚来ET9搭载艾迈斯欧司朗智能多像素LED产品EVIYOS HD 252025-03-26
- •Cadence 利用 NVIDIA Grace Blackwell 加速 AI 驱动的工程设计和科学应用2025-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