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工业机器人厂商竞争优势:一体化布局
来源:工控中国 作者:------ 时间:2015-09-23 11:19
工业机器人本体是运动控制基础上的一次集成,机器人生产线是二次集成。一体化布局的国产工业机器人厂商更具竞争优势。从产品标准化的角度,运动控制系统组件标准化程度最高,工业机器人本体次之。
运动控制系统主要由运动控制器、执行机构(如伺服系统)和传动机构(齿型带或减速机)等构成,机器人技术的基础是运动控制。运动控制技术经历了从直流到交流,从开环到闭环,从模拟到数字,到基于PC的伺服控制网络系统。
伺服系统受益装备升级,需求持续增长,下游结构分化加剧。2012年我国金属切屑机床数控化率26%,与发达国家60%-70%的水平相去甚远,装备升级空间广阔,2014年伺服系统总规模61亿,判断未来增速将达5%-10%。但下游需求增速将结构分化,机器人、电子设备制造等新兴产业对伺服需求增速将达15%-20%,远高于传统机械。
伺服行业集中度分散,进口替代正进行中。日系品牌市占率近50%,以中端市场为主;欧美品牌占 24%,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占据高端市场;台系品牌定位居日系和本土品牌之间,占10%;本土品牌定位低端市场,市占率由2007年的10%提高到18%。但单个品牌间的市场份额较接近,行业竞争较为激烈。
运动控制器定制化受益装备纵深发展,细分市场寡头垄断。运动控制器主要可分为 PC-based、PLC-based、嵌入式控制器和CNCs(数控系统),除CNCs外的其他运动控制器类型可统称为通用控制器(GMC),2013 年CNC市场规模36亿,GMC16亿。长时间Know-how知识积累、用户使用习惯等构筑了较高的进入壁垒,因此即使在整体市场中的份额较小,但在细分市场中却可能占有绝大多数的市场份额。如日本发那科占世界CNC50%份额,西门子占20%。
一体化布局的国产工业机器人厂商更具竞争优势。从产品标准化的角度,运动控制系统组件标准化程度最高,工业机器人本体次之,机器人生产线标准化程度最低。标准化程度越高的产品其周转能力越强,然而产品的性能及服务需获得下游系统集成商的认可。目前国产品牌仍难以获得众多集成商的认可,商业模式上无法选择“高周转率”模式,国产品牌价值链布局上系统集成一环不可或缺。工业机器人技术的基础是运动控制,因此我们认为,在运动控制领域具有核心技术的品牌具有更强的竞争力。
关注电子行业精彩资讯,关注华强资讯官方微信,精华内容抢鲜读,还有机会获赠全年杂志
关注方法:添加好友→搜索“华强微电子”→关注
或微信“扫一扫”二维码
下一篇:中国LED封装产业掀起并购潮
- •艾迈斯欧司朗的新一代直接飞行时间(dToF)传感器凭借低功耗、高精度、超快响应速度和极小尺寸,进一步拓宽应用领域2024-09-05
- •工业机器人市场竞争格局及国产芯片机会2023-12-20
- •市占率持续提升!国产工业机器人市占率将达到32%2023-01-10
- •SIAF广州工业自动化展重点呈献工业机器人核心技术,实现智能制造未来2019-02-20
- •工业机器人市场在未来几年的增长将十分明显2019-01-23
- •寒冬来袭 中国的工业机器人行业也难以避免受冻2019-01-23
- •发那科借助进博会平台 展示了全球最先进的工业机器人技术2019-01-23
- •机器人代替人工是必然 这2种因素是主要驱动力2019-01-23
- •2018年度工业机器人发展综述 投资者警惕机器人产业投资过热的风险2019-01-23
- •PLC要满足工业机器人的高性能要求还有待改善2019-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