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网已患“动脉硬化症”,韦乐平警告:再不动就来不及了

来源:科技杂谈 作者: 时间:2017-04-20 09:25

电信网 韦乐平 战略

  "目前的网络患有‘动脉硬化症’。"在今天举行的2017全球未来网络发展峰会未来网络学术发展与产业进展论坛上,韦乐平直陈出现行网络存在的症结,在他看来,网络架构必须重新审视、重新架构、重新设计、重新定义。

  现行网络架构四大病

  在韦乐平看来,现存网络架构存在四大问题。一是网络刚性,无法快速配置资源;二是网元封闭,设备专用,硬件昂贵,易于被厂家锁定;三是业务烟囱,资源不共享,业务难整合,新业务提供难;四是运营复杂,规划、建设和运维复杂,运维成本居高不下。

  两大维度定义未来网络

  对于未来网络,韦乐平给出了自己的见解。他认为,定义未来网络有两个维度:第一,满足未来老百姓不断变化的信息通信和娱乐消费的需求。第二,满足企业不断变化的信息通信和生产需要的网络。

  评价这样一个网络质量是否足够好,韦乐平给出了评判的四个指标:丢包、延时、抖动和可用性。响应要足够快,分钟级,这就是互联网时代的要求;组网足够灵活、敏捷,要快;覆盖足够宽,所谓泛在,能够连接人和万物;性价比足够好的一个庞大的基础设施。

  韦乐平表示,要能够支持这样一个复杂多变的要求,首先必须打破现有刚性的网络架构的制约,构筑一个简洁、敏捷、开放和集约的新的网络架构才有可能。

  未来网络的灵魂是架构

  韦乐平指出,现在搞的无论是IP、光通信、移动,都是技术,一种实现技术,真正灵魂性的东西是架构。这是架构的重要性。所谓灵魂就是隐藏在内部核心的,但是又起决定性重要作用的。所谓架构是确立了技术方向和后续技术设计的基础,架构不仅是一套抽象的准则和目标,而且是用于每一个技术决定的基础。

  韦乐平表示,现有网络架构已不适应互联网时代,现在的网络整体架构是在电话网时代建立的,是以本地电话网为基础、按行政区划构建的联邦式的分层分域管理体制。在互联网时代,上述的前提及其一系列建网准则都不复存在或已失效。网络架构的重构具有丰富的内涵,包括网络层级的减少、网络核心节点的转移、网络的可编程和虚拟化等等。韦乐平强调,基于SDN/NFV的新架构是网络重构的主线,以网络控制与转发及网元软硬件双解耦为基本特征的新架构是全局性、革命性的架构重构。

  韦乐平提出,网络重构的三大技术支柱包括:SDN变革网络,打破控制与转发一体的封闭架构,实现网络软件可编程的新纪元:NFV变革网络,打破软硬件一体的封闭网元架构,实现网络资源虚拟化。Clouding变革资源,打破网络与IT资源分离局面,构筑统一云化的虚拟资源。

  中国电信CTNet2025战略:三个转变

  在现场,韦乐平道出了中国电信CTNet2025的战略考虑。他指出,战略关键在于三个根本性转变:

  第一、从互联网应用被动地来适应网络向网络主动、快速、灵活适应互联网应用的转变。

  第二、从传统烟囱式分省、分专业的网络架构向水平集成的One ChinaTelecom而转变。

  第三、从PSTN为核心的组网向以DC为核心的组网新格局转变。

  韦乐平表示,CTNet2025目标架构与国际标准一致,包含基础设施层、网络功能层、协同编排层。韦乐平指出了新的三层架构的关键是开放API,与架构层对应的基础设施+网络功能+协同编排三大功能。

  演进路线:两个阶段

  韦乐平指出,中国电信CTNet2025战略分为两个阶段:

  2015年-2020年为起步阶段,其包括两个过程,一是实现网络虚拟化和云化。届时,中国电信将其在新网络部分网元引入NFV,包括vIMS、vEPC、vBRAS、vCDN等。同时部分端局进行DC化改造,随选网络进行商用。二是引入新一代运营系统,包含引入分层SDN的控制器,引入网络协同与业务编排,实施网络自动化配置,支撑随选网络。

  2020-2025年为第二个阶段。这一阶段将统一全网云资源,80%网络功能软件化。直至100%的业务平台云化,实现网元DC化部署,并以DC为核心新架构。此外,新一代系统还要实现网络可编程,下一个指令,几分钟内就能搞定。

  “逼着你动的时候就来不及了”

  在韦乐平看来,中国电信现行网络三年之内没问题,五年之内也能凑合,但你不动别人在动。中国三大运营商,电信可以不动,但过两天,当移动宣布提供一个10G端到端的只需要2分钟时,中国电信还需要两个礼拜,肯定客户全到移动那儿去了,

  “逼着你动,不想动也得动。现在让你主动动,不愿意动,到时候逼着你动就来不及了。”韦乐平以一句总结为中国电信网络重构的紧迫性再次敲响警钟。



关注电子行业精彩资讯,关注华强资讯官方微信,精华内容抢鲜读,还有机会获赠全年杂志

关注方法:添加好友→搜索“华强微电子”→关注

或微信“扫一扫”二维码

资讯排行榜

  • 每日排行
  • 每周排行
  • 每月排行

华强资讯微信号

关注方法:
· 使用微信扫一扫二维码
· 搜索微信号:华强微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