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伟达押注AI芯片初具成效 独担大旗尚言之过早

来源:华强电子网 作者:黄建军 时间:2017-06-26 10:04

英伟达 黄仁勋 AI

  在美国加州圣何塞GTC 2017大会上,英伟达CEO黄仁勋发布了一款针对人工智能应用的野心勃勃的新芯片:Tesla V100。性能比英伟达一年前发布的带150亿个晶体管的Pascal处理器强大得多,英伟达在人工智能芯片的道路上再进一步,引发同行热议。

  随着AI的发展和热度上升,国际巨头纷纷加大力度布局AI芯片领域,尤其以英伟达的动作最惹人关注,其股价一年内狂涨。走过了传统的PC游戏显卡热潮,英伟达又恰好赶上了一个人工智能的时代,这自然让英特尔这类传统CPU厂商眼红。传统PC芯片的红利期过去,在PC芯片厂商共同转型之路下,英伟达居然可以摇身一变,成为一个AI芯片公司?

  为什么说是摇身一变呢?因为在目前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的芯片应用方案上,GPU还是处于一个较为主流的位置,在编者看来,英伟达在这一点上还是有底气的。新推出的Tesla V10又称为Volta,是英伟达发布的Volta架构的第一代产品,各项参数强大,性能强悍也创下历史之最,毕竟豪砸了30亿美元,也比上年发布的Pascal性能提升了数倍。虽然Tesla V10仍然属于GPU芯片范畴,但确是专为人工智能高性能计算打造的,并已取得较大突破,为深度学习提供了极大的处理能力,可以说是开启了AI芯片的新时代。

  另一方面,从实际营业数据也能得到佐证。就在发布Tesla V100的前几天,英伟达公布18年财年第一季度财报,5项主营业务中,数据中心的业务涨幅领跑,同比几乎暴涨了3倍,而数据中心领域收入主要来源于世界各大巨头的云计算平台,例如谷歌Cloud、微软Azura、阿里云等,都是基于英伟达的GPU芯片作出的云计算、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等技术而创造的营业收入。不难发现,英伟达押注AI芯片初具成效。

  即便如此,编者又有疑虑,对于AI芯片,英伟达欲“独揽大权”实际上并不是一路坦途。主要原因有以下三点:其一,虽然英伟达于GPU芯片上的确有先发优势,但是人工智能尚处于初始阶段,深度学习的芯片应用方案上还有其他形式,例如ASIC、FPGA,甚至是“CPU+GPU”组合的异构模式,各自都有优势,包括架构更灵活,能耗和性能更出众等等。至于GPU是否最佳选择方案,尚有待考察和实践,英伟达的先发优势能否笑到最后,尚不敢太早断言。

  其二,英伟达在种种的热捧和赞扬之下,或许只是一种初始阶段虚火以及从众的心理。另外,虽然英伟达数据分析领域营收有长足进步,但是英伟达始终是个游戏相关芯片的厂商,当中业务占比在五成以上,离正统的AI芯片公司还有大段距离,高调宣传之下未免有乘着风口炒作及吹嘘之嫌。

  其三,虽然英伟达是以相对主流的GPU并行处理方案主导着深度学习市场,但是其他公司也不并是坐以待毙的,目前越来越多的巨头也参与其中,包括谷歌的TPU方案,IBM、高通的神经网络处理器,而英特尔早前又巨资收购了专注FPGA的厂商Altera以及AI公司Nervana Systems,英特尔擅长整合,利用自身产品及被收购公司的IP,有望创造出更为高性能的AI芯片。不难发现,巨大商机诱惑之下,友商间的竞争也会愈发剧烈。英伟达也不是推出一两款“强芯”就能一劳永逸,说不定下一步就被别人给颠覆了。

  科技的发展永无止境,就如英伟达黄仁勋反问的,摩尔定律是否仍然适用?英伟达用实际行动勇敢地作出了“推翻”,另一方面,对于英伟达自身以及其他友商,彼此都存在被打破常规的可能,对于任何厂商,AI芯片之路能否独担大旗都不能言之过早。(责编:振鹏)



本文为华强电子网原创,版权所有,转载需注明出处

关注电子行业精彩资讯,关注华强资讯官方微信,精华内容抢鲜读,还有机会获赠全年杂志

关注方法:添加好友→搜索“华强微电子”→关注

或微信“扫一扫”二维码

资讯排行榜

  • 每日排行
  • 每周排行
  • 每月排行

华强资讯微信号

关注方法:
· 使用微信扫一扫二维码
· 搜索微信号:华强微电子